太夫人察言观色,就知道又除了事,不由得头痛。
这个陈家!
李建安本想将今日的事情都告诉太夫人,转了弯,却想着将来还要和陈家做姻亲,纯歌还要进门,到了嘴边的话,还是投说。
只是端着茶杯,静默了片剥,忽的抬头对太夫人道:“娘,等过了十五,您就去陈家下聘。”
太夫人愕然的看着李建安,就连站在旁边的李妈妈也是一副惊讶的样子。
国公爷对女色上头一贯不热心,这次怎的这么心急。
太夫人又看了看李建安,见他笃定从容的神情,知道他断不会是说笑的,心里就不痛快起来。忽然就想到自己那被媳妇捏在手心里的小儿子李建樾。
夫妻之间,琴瑟和谐固然好,可若是太让人上心,就不好了
老三还和老七不同。
老七虽是嫡出,却是幼子,沉溺于儿女之情也就罢了。老三可是承了爵,顶着家里天的人。
将来要也像老七那样家里上上下下还不翻了天。
太夫人就沉吟不语。
李建安却以为太夫人这是在想着。
陈纯芳嫁过来这么多年,做了太多事,娘却念着婆媳一场,对她多有庇护。
只是,既然陈纯歌在陈家这样处境艰难,又是迟早要嫁给自己的人。
能伸手帮帮她,自己为何又要视而不见。
李建安打定主意,就又清楚的跟太夫人重复了一遍“娘,您忙过这段时日,就去陈家下聘吧。”
太夫人的脸,一下子绷了起来,望着李建安,哼了一声道:“老三,我虽说也愿意让你娶个知心人,可那十三丫头纵使进了门,也先是平妻。纯芳还在呢,你今日去了陈家一趟,就自慌慌过来找我去下聘,可曾问过纯芳这个正妻。将来人进了门,你是不是就要把正妻原配都给丢到脑后去了。”
“太夫人。”
第九十一章 各所思(下)
李妈妈听这番话动了怒,担心的喊了一声,又见李建安神色惊愕中藏着一抹端凝,心都提了起来。
这位国公爷,孝顺虽孝顺,却从来是拿定主意,谁也就劝不了的人。
何况要娶平妻,也是太夫人先开的口,现在却这样说,要是国公爷心里跟太夫人生分了,今后这府中,可真就得闹翻天了。
太夫人在李妈妈的喊声中,一下子情醒过来,也有些后悔话说重了,低了头喝茶,屋子里一下尴尬起来。
李建安先是被这一番话说的愕然,后面就猜出来太夫人定是误会了什么。
心里犹豫着,到底要不要把今日的事告诉太夫人。
到了最后,终宄还是叹气道:“今日在陈家,出了些事。”
什么事,值得要巴巴的过来赶着要自己过去提亲。
太夫人端着脸,嗯了一声,望着李建安。
李建安就把今日发生的事都告诉了太夫人。
太夫人听完,简直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张了嘴半日,终宄只是苦笑道:“以往我瞧着大太太,虽行事有些霸道心狠,终究还是个聪明人,怎的如今……”总是出些昏招,跟街面上的疯妇一样,莫不是撞了邪?
还是姻亲,后面半句,太夫人在肚里绕了一圈,就不好意思说出口。兀自感慨了片刻,问道:“你要早早定了婚事,可是想为那十三丫头撑脸面,好让她在家里境况好过些?”
李建安想到今日在雪地中那一抹俏绿,几不可见的点了头。
既然是怜惜弱小,就是人之常情!
太夫人性情中也颇有几分侠气,这样一想,对纯歌就不由得同情起来,犹豫了一下,果断道:“就这么办,等过了十五,我就去下聘,虽是平妻,将来却是要做继室的人,聘礼这些,也不能少。”
说着又看了一眼李建安,劝道:“咱们娘俩倒是做了主,可纯芳那儿,还得说一声。”
李建安想到今日大太太那副盛气凌人的样子,就会想到陈纯芳刚嫁过来时候,和自己论文臣武将谁更能为国尽忠的高傲面孔,眼神里,不自禁露出几分怒气。
太夫人打量李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