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人为民造福!”
“严惩贪官!”
“李青天……”
“我们要吃饭!坚决发对罢黜李壹大人……”
………………………………
太和殿,正德帝叫了大起,在京四品以上官员都参加朝议。
议题和坊间的传闻一样,内阁大换班和讨论宣府总兵李壹的过失。
宫外百姓的吵闹声隐隐约约地传了进来。
正德闻声双眉微皱,沉声吩咐高凤道:“去看看!何人胆敢在宫外喧哗?”
“是!”高凤一拱手,转身快步向外行去。
“别理这些琐事!诸位接着议事。”正德冲众人一摆手说道。
“启奏陛下!”李东阳率先出班,拱手奏道:“微臣年老昏聩,无法胜任内阁之朝务,今日特此请辞!”言罢,伏地叩首不已。
正德正欲出言挽留,不料谢迁、刘健二人同时叩首奏道:“臣等老眼昏花,如再呆在内阁,只怕误了国事,今日特向陛下请辞。”
正德冷眼瞅着阶下跪着的三人,不由冷笑数声,道:“呵呵呵!四位阁臣,如今三位竟要请辞!可是嫌朕无德,卿等要弃朕而去吗?”
李东阳三人闻言连连叩首,道:“陛下!臣等绝无此心,实是以国事出发,若臣等有其他心思,愿受陛下制裁!”
“呵呵呵!”正德起身走下御阶,行至三人身旁,一一扶起三人,道:“朕不过是说说,三位阁老不必紧张。”
李东阳三人不停拭去额上冷汗,连连向正德拱手称谢。
“三位阁老既然去意己决,朕也不好硬留。”顿了顿,话锋一转,正德接着道:“不过!三位阁老不能就这样走了,总得给朕推荐个后继人选吧!”
李东阳、谢迁、刘健三人相互对视一眼,稍作停顿,李东阳率先拱手道:“臣推举吏部尚书曹元入阁。”
“臣推举兵部尚书杨一清。”谢迁弯腰拱手奏道。
“臣推举少傅刘宇。”刘健奏道。
正德闻言在殿中负手踱起步来,过了一阵,正德停止脚步,转身朝众臣朗声笑道:“好!三位爱卿所荐之人深合朕意,以老带新,就以杨廷和杨大人为首辅,曹元为次辅,杨一清、刘宇为大学士。”
言罢,正德冷冷地瞅了殿中众臣一眼,道:“诸位可有不同看法?”
被冷芒一扫,众大臣连忙低下头,齐声奏道:“陛下圣明烛照,臣等心悦诚服!”
“哈哈哈!”正德闻言龙颜大悦,大袖一展,道:“接下来大伙来议议,众大臣弹劾宣府总兵李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