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页

于是,吃过中饭,她到裁缝铺托老板娘打听,谁家要卖街面房,她想买下来。

老板娘每天迎来送往,接触的人多,打听消息的能力自然比成天扎在学校里的徐随珠强。没两天,就给她回消息了,说邮局边上有户人家正欲出售三间临街房,要去县城买套两居室,做正儿八经的城里人去。

徐随珠一听价格,比年前高了不少,但琢磨着我大中华的房产投资,尤其是不久后的度假胜地,绝对是越早买越划算,象征性地还了还价,对方不肯,也没拖拉,爽快地买了下来。

三间临街房到手,小金库存款少了大半。

小小肉痛了一把,开始规划这三间临街房。

本想留一间自己住,两间出租。

毕竟有了自个的房子,再白住马大婶家不太好。

没成想,前脚刚把房款付清,后脚迎来了马大婶。

马大婶是来卖房子的,说儿子工作调动,下半年要去邻市工作。好歹是个升职机会,谁会想要拒绝。

只是夫妻俩常年两地分居不太好,打算卖了余浦县的房子,一家人都搬去邻市安家落户。

无奈邻市是地级市,房价比余浦县贵多了,卖了余浦县的房子也凑不齐房款,听说最近镇上老房子有所升值,马大婶再不舍得,为了儿子也只得忍痛割爱,握着徐随珠的手长吁短叹一通,迭声道歉:

“说好让你放宽心住的,没想到出了这茬事……可不卖吧,一时半会真筹不到这么多钱。丫头,婶子对不住你啊,害你不得不另外找住处。”

“婶子,您缺多少钱?我手头存了点钱,够的话,您先拿去急用,省的卖房了。”瞧出马大婶对老房子的留恋,徐随珠脱口道。

只是刚买了三间房,她手里就剩一两万了,不知够不够解马大婶的燃眉急。

马大婶顿时红了眼眶,拍拍她的手背哽咽地说:“你是个好孩子,跟你爹一样重情重义。婶子虽然不舍,但也想通了,这离得远啊,儿子、媳妇不放心;住一起,我这把老骨头倒是还能帮上点忙,接送孙子上学、给他们做做饭、收拾收拾房子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