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第1165章 道友请留步

赵恒毫不犹豫道:“当然,诸侯贵族乃仙人苗裔,神魔后代,实力强横,普通百姓无论如何都抗衡不了,要想传道,只能游说他们!”

“也是……”孟奇缓缓点头。

确实,这是力量归于自身的神魔仙圣世界,一万个百姓都未必比得上一个贵族和士大夫,没有他们的认同和相助,要想一国奉行墨家学说几乎不可能。

但人道之力在于集众,昔年人皇也没有看不起百姓……孟奇和江芷微、阮玉书、齐正言对视一眼,看到了相同的意思。

阮玉书和孟奇他们也清楚,赵恒之所以如此想,乃是因为他本身就是皇族,立场与百姓就不同,第一选择绝对不是从下而上的改变,因为那样到最后必然会涉及到造反的问题。

身为一个皇子,带领百姓掀翻皇权,无论怎么想都不可能。

而且这样一来耗时绵长,绝非一年半载之功,目前就按赵老五的提议试试。

有了方向后,五人你一言我一语改造着墨家学说,尽量求缓和,不那么理想化和不切实际。

到了午后,擅长变化的孟奇外出打探,弄清楚了此界乃汉地博乐城,有列国四公子中的博乐君,他实力高强,地位尊贵,修养深厚,手掌大权,且任侠豪爽,广收门客,除了汉侯,当是汉国最该游说的贵族。

“既然广收门客,就不怕见不到博乐君。”孟奇等人决定拿这位汉侯之弟做试刀之石。

…………

夯土之台高耸,亭台楼宇屹立,孟奇扮作“首领”,带着江芷微等人到了“博乐君”的府邸前。

见五人皆气势不凡,门房不敢怠慢,迎了上来:“尊客到访,有何来意?”

孟奇披着黑袍,让自己显得成熟,如此才能让人重视,愿意听自己的“学说”。

我就当自己是矩子!他默默想着,平和开口:“常闻博乐君有识人之能,平易近人,广收门客,欲除汉地积弊,我等故冒昧前来。”

说话时,他气息转动,幽深莫名,难以用语言描述,四周隐有大日等虚相飞腾,骇得门房心中愣愣出神,感觉比主上大部分门客都强大!

若不展露实力,怕是只能由管家之流接待,但表现出足够的价值后,以“平易近人”,“不拘礼节”之名,博乐君肯定会亲见!

果然,门客汇报后,“博乐君”姬武直接迎到了大门处,礼遇甚厚。

他容貌年轻,但目光深邃,隐有历经世事的沧桑,穿着不简朴但也不华丽,头上戴着梁冠,气息略露,风雷凝聚,排斥着其他。

“宗师……”孟奇等人心中微惊。

虽然早就能想到封神世界的强大,但没料到随便碰见一个贵族就是宗师。

博乐君非常热情,与孟奇把臂同行,对阮玉书和赵恒等人亦是言笑晏晏,让人如沐春风。

穿过重重殿阁时,孟奇感受到了不少外景的气息,或为博乐君属下,或为门客,二十有余。

“以一国上位贵族之力,就仅比武道大宗的外景数量少。”孟奇只觉惊心动魄。

不愧是封神世界!

入了房,几人跪坐于案几之后,寒暄了几句,博乐君拱手道:“几位远道而来,何以教我?”

“常闻君欲除汉地积弊,某不自量力,特来献丑。”孟奇跪坐得腰背挺直。

博乐君正色道:“洗耳恭听。”

孟奇按照之前商量好的内容,缓缓开口:

“一则尚贤,不拘身份贵贱重用有才华之人,贵族大夫虽强,人数有限,百姓奴隶虽弱,则数量繁多,纵使前者十有一材,后者万中乃一,亦能十倍百倍甚或千倍于前者,不可不察。”

“只要能不拘尊卑,挑选才士,传授武道,给予帮助,假以时日,君何愁无人可用?何愁积弊不除?”

博乐君沉吟许久,改了称呼:

“先生明见万里,然此正是积弊之一,若我挑选才俊,广授武道,恐被诬为谋反,而且万中方有一人堪用,比之贵族大夫,所耗甚多。”

孟奇没有犹豫接口:“故要节用,节葬。”

“兴此高台,建此楼阁,能养多少猛士?死后长存之道虚无缥缈,何必为此空掷身家?”

话音刚落,博乐君脸色微变:“我乃文王苗裔,神人后代,死后自能上通于天,何来虚无缥缈,先生不必多言!”

孟奇有点目瞪口呆,连最容易遭受反对的兼爱非攻都未提及,仅仅一个节葬就引来博乐君激烈反对,墨家学说在上层传道还真是艰难。

博乐君不想再谈,唤来管家,让他引孟奇等人下去,成为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