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都是为了工作。老崔,你把具体的事情给李主任介绍一下。”潘厂长笑道。
李主任打开笔记本,正襟危坐,说正事了,严肃点。
“高总工想搞一种新的电力电子器件,是晶闸管的改进。”可控硅、晶闸管都是一种东西,看自己说哪个名字顺嘴。
“SCR?太好了,这就是我们的本行啊。主要改进在哪些方面?”李主任一听,稳了!既是自己擅长的,或者至少较熟悉的,又有新特性新改进,这种工作做起来简直不要太爽。
“按照高总的说法,改进不多,就两个,一个是可自关断,一个是工作频率比普通晶闸管更高。”崔总工说道。
这还不多?李主任眼珠子都差点掉出来了。
晶闸管在现阶段应用,最大的麻烦就两个。
第一个,晶闸管是个半控器件,只能打开,但是没法通过控制信号直接关断,晶闸管想要关断,只有通过复杂庞大的外部电路进行换流或者换相才能完成,这种方式速度慢,系统复杂,又大又重,成本高,效率低,能耗高而且某些应用受限。
第二个,就是工作频率低,这在传动、输变工作上,有时候会力不从心。
“这还不多?崔总,高总工改进的这两个问题,基本上就是SCR在现阶段最大的问题了,剩下的其他问题都比较好办。能解决这两个问题,简直不得了啊。”
李主任心里心里叹息,还是高总工手笔大,还忒谦虚。
我解决的问题不多,就两个。
就是这份谦虚在他看来,有些心理不适,这也太谦虚了。
也许在人家看来,真的是不多吧。
就连电子院的院长听见这个答案都惊呆了,一开始他只知道高总工那儿有活儿要干,而且和十六室关系很大,就连忙带着1218厂的同志过来了。
哪里想得到,这事儿这么大!
对于搞电力电子器件的同志来说,能解决SCR的这两个问题,简直就是直接打开了一条新路。
“潘厂长,崔总工,这是真的?”他有点不敢相信,哪怕高振东金字招牌在这里。
“反正高总工是这么说的,我想问题不大。”崔总工美滋滋的想着自己手上的光耦和MOSFET,觉得这事儿绝对靠谱。
“你放心,我就算是抽调十六室所有力量,也一定把高总工的这个课题搞好。”李主任胸脯拍得啪啪响,仿制,仿制个球,就算把仿制工作停下来,也要把这头的事情干好。
“嗯,院里支持你!”院长也不含糊,这么好的机会,错过太可惜。
一看他们这态度,1218厂的两位笑了,意料之中:“那好,既然你们没意见,走,我们去见高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