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弥山的路并不难走,但岔路很多。层层叠叠的密林遮掩了天空,让人分辨不清方向。
山中迷途并不是空穴来风,即便是经验十足的老猎人也会在密林中迷失方向。
眼前是两条路,往上,或者往下。
若是登山,自然该是往上走,如此才能够一步步登上山巅。
苏牧朝上走去,这是自然而然的选择。
几人走出密林,来到一处空旷之处,登高远眺,山下之景映入眼眸。
此处已经是山腰,一缕缕云雾穿掌而过,带来几分冰冷的感觉。
言灿朝着山上望去,并没有见到半点小雷音寺的影子。“小和尚,你莫不是在诓骗我,到了半山腰怎还不见小雷音寺的影子?”
一路上,玄弥没有开口,只是默默地跟着苏牧等人。
“小僧曾说过,小僧领着诸位施主游览须弥山,可小僧未曾说过,小僧会带诸位进入小雷音寺。”
玄弥平静的声音传入言灿的耳中,顿时让言灿火冒三丈。“你是在耍我吗?”
玄弥微微一笑,开口道:“诸位难道不觉得山中的一草一木,皆是比小雷音寺更加美好?何必苦寻小雷音寺,而忽略眼前之景,忽略身边之人?”
玄弥远眺,望着远处的山河,脸上浮现出平静的喜悦。
平静的喜悦,这是一种很难形容的感觉,这是对于山河无恙人间美好的满足。
玄弥是一个知足的人,他继续开口说道:“世间之事大多有得有失,得之桑榆,失之东隅。专心赶路的人失去了沿途美丽的风景,醉心沿途风景的人容易失去目标。”
“患得患失的人往往容易走进岔路,专心执拗的人不知不觉就走到死胡同。”
“小僧愚钝,若是眼前风光极好,便是先在意眼前的风光。”
说着玄弥目光扫过众人,他依旧想要劝阻苏牧。
过往就是过往,因为一个公道,与佛门为敌,这绝不是明智的行为。
苏牧亦是听懂了玄弥的言语,开口说道:“大师能够有此明悟,绝非愚钝之人。然而,得失祸福并不能一言而断。错失了沿途风景,却能登临绝巅。患得患失之人不乏谨慎。”
“你不是我,如何知晓我心中所得?”
“你不是我,如何觉得你所谓的得失便是我认为的得失?”
为那一座寺院的亡魂求取公道,这是苏牧心中所得。而与佛门结下梁子是苏牧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