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八十四章 又见鳌山灯会

过年就是闲得,在京畿见证报社的各个撰稿人的渲染下,援倭不仅成了大势所趋,还成了有利可图了。

甚至什么唇亡齿寒,唇齿相依,倭国就是大明的东部屏障,救倭国就是救大明,这种离谱的论调也出来了。

别看离谱,还论证的有理有据的。大明有日月,而倭国从唐朝开始,就叫日本,即日出之国。

要是日本都没了,那大明就只剩下大月了。这还得了。

还别说,大明的科举高压下,以往读书人是不重视对历史的学习的。绝大多数都是史盲,对极少数重大的历史事件的理解也全靠望文生义或者看书本评注。

读史,那可是顶级豪门才有的机会。九成九的读书人可没这个机会,全靠道听途说。

现在随着杭州推广的印刷机,特别是最近一年推出的手工油印机的出现,配合去年前任首辅李春芳各种借着礼部誊抄书库的机会疯狂誊抄永乐大典抄本的流出,现在京城的读书人的历史见识那是有了疯狂的扩充。

连倭国在唐朝叫日本都给挖了出来。

当然,这里面还有更切实的国仇家恨的情绪在。因为倭寇主要就是这些叛军大名手里的武士,这要是坐大了,岂不是东南倭寇还得卷土重来。

既然未来抗倭在东南还得打,为什么不现在去倭国打呢?只是打坏了瓶瓶罐罐也不心疼不是。

这一通论证下来,无论是从藩屏大明的格局,还是军事实力,以及经济收益来讲,大明都没有输的可能。

更何况,李如松这只军队,真的是之前刷足了威望,怎么可能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