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一章,战团?服从或毁灭!

说这些,都还只是两者在战术意义上的差距。从战略意义上,精锐的星际战士小队,可以执行各类多样化的任务,从整个战役层面,星际战士往往能够完成凡人部队再怎么精锐,都完全不可能做到的任务,从而瞬间奠定战役的胜局。

斩首行动、突袭关键据点、摧毁战略级敌方单位、利用各种手段突击舰船在海战中起到作用……这些工作,往往军队是没有用的,有几十万人几千万人都没有用,非得是个几十几百人规模的队伍,才能执行的任务,那凡人精锐小队能够做到的事情,就比星际战士连队差太多了。

他们如此之特殊的作用,以及‘自我繁殖’的特性,再加上曾经帝国在建立时赋予给星际战士的历史缘故,以及在万年漫长的宣传中,对于星际战士的地位巩固……这些全部加起来,形成了他们在帝国环境下独特的政治生态。

而这种政治生态,用顾航自己的概念总结起来,那就是超凡军阀。

顾航自己肯定是不希望如此的。星际战士如此重要的一股力量,他当然是想要将其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能让他们在外面太过于独立,乃至于失控。

但实际上,星际战士拥有的力量就结结实实的摆在这里。哪怕在联盟中,顾航对他们拥有特别强的控制力,也很难避免,他们就是拥有特别的身份。

只不过没有在帝国时那么强。

在联盟中,现在联盟的这十来个战团,是完全独立于联盟军方的暴力组织单位。他们并不听命于联盟军方的指挥,而只听命于来自于顾航亲自的命令。

顾航的命令,有时候是从他的总督办公室发出来的,有时候干脆就是他的灵能力量,直接传达给对应的星际战士战团的指挥层。

当然了,给战团的命令,不可能是一条条细致的战斗指令,顾航哪儿有那么多的闲工夫?

他给的指令,一般都是要求某个战团,整体或者局部的,将自己的一部分兵力,按照需要,加入到某场具体的战役之中。

有的时候,他们要在这场战役之中,作为配合方,无条件听从战役指挥官的命令和要求;有时候,顾航也会让战团长,甚至是一个连长,直接来担当指挥官。具体情况,就要具体分析了。

而现在联盟的暗面远征三条主方向上,三个远征司令部都配属了星际战士战团。这些战团都要听从远征司令部的命令,并执行具体战役。

现在,暗面远征的过程中,拿下了那么多的世界,那么大的地盘,其中当然存在星际战士战团的母星了。

实际上,还不只是有母星的战团,舰基战团也不少呢。

在北线,联盟联系上了四个战团,其中有一个是舰基战团。那个舰基战团,已经成功南下,跟联盟北线大军汇合,并宣誓加入了联盟的暗面远征中。剩下三个,则是拥有母星的战团。

联盟希望他们离开母星,过来汇合,但是被拒绝了。他们在这个方面态度倒是挺一致的,都不想离开自己的母星,要守卫母星死战到底。

其实也不是不行,联盟对他们进行了增援,但很可惜,其中有一个没能等到联盟增援之前,就被一支入侵的魔军消灭了。另外两个,则在得到联盟增援后,成为北线防线外部的两个支点。

除了这四个团之外,联盟还发现了两个战团最后的痕迹。根据推测,他们搞不好是在当年誓盟星战役的时候,由于太靠北边的猩红瘢痕了,连讯息都没有发出来,就在孤岛状态下,被当时那支强大的魔军给消灭了。

只能说可惜。

如果讲北线发现的这四个战团,因为现实的困境,让他们无从选择,只能跟联盟站在一起。无论他们早先听到顾航的《告灾难同胞书》的时候到底是什么反应,现在都得老老实实的闭嘴听话。

那么,在西线、南线碰到的战团,态度就很不一样了。

在这两条战线上,联盟总计遇到了13个战团。其中8个,是正常的战团,另外5个是舰基战团。

对于联盟要求他们加入到暗面远征,乃至于完全像是‘联盟战团’那样,听从联盟的指令,他们的态度可就没有那么顺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