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轻轻一笑:“王爱卿,朕和左丞相商议决定,撤出成都,向关中发展。”
“你们来得正好,有何不可?朕倒是想好好听听诸位爱卿的主意。”
王国麟身为户部尚书,大明前彭县知县,最知天下大乱,四野凋敝,最缺的、最重要的,就是粮食。
他久在蜀中,更知有都江堰灌溉的成都平原、天府之国,气候最佳,水源充沛,最是适合种粮。
在气候变化异常的小冰河时期,比关中之地,中原之地,不知要好多少倍。
受张献忠鼓励,王国麟急忙道:“陛下,天府之国,不能弃啊。”
“哦,为何不能弃?”张献忠一怔,口气有些不满。
王国麟急忙下跪,苦谏:“如今,咱还有五十万大军;将士家眷,还有五十万;可成军之劲步小子,还有十五万。”
“只要赏罚分明,重奖壮士,臣敢说:任何人,都攻不破成都。”
“而蜀王府粮食、以及收集的百姓余粮,堆积如山,塞满粮仓,足够一百多万人一年之需。”
“另外,成都四周,陛下已坚壁清野。明军受几十万百姓拖累,粮草不济,必不能长久。”
“臣恳请,陛下经营蜀中,以巴蜀为根基。兴修水利,奖励农耕,训练士卒,整军备武。待练成百万大军,再出蜀,逐鹿中原,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
听王国麟如此说,吏部尚书胡默也急忙上前进言。
这个主动在马前跪拜、给张献忠捐钱捐物,让张献忠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黄梅、广济两城、以及独山、金子、凤凰数寨的湖北广济生员,也觉得撤离四川不妥。
“陛下,天下大乱,多经战火。只有巴蜀,少遭灾祸。”
“如今,有粮就有兵,有多少粮,就有多少兵。天府之国为天下粮仓,真不能弃啊。”
礼部尚书吴继善,是原成都县县令,他更不想离开成都:“陛下,成都可是宝地,不可轻弃,臣建议死守,与明军决战。”
刑部尚书李时英也紧跟谏言:“陛下,臣愿带家丁护卫,上城头守卫。请陛下力保成都,守住帝王之基。”
五大尚书,只有竹匠、工部尚书王应龙没有进言。他没读过什么书,也不知道这些个大道理。只是张献忠让他干啥,他就用心干啥,坚决干好,不打折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