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我们努力这么多年,终于在核电站技术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一个老者很是激动地说道。
世界核电站技术发展到现在,已经发展到第四代。
第一代核电站,这是自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苏联、美国等建造的第一批单机容量在300MWe左右的核电站,也就是单台核电机组装机容量30万千瓦左右,如果美国的希平港核电站和英第安角1号核电站,法国的舒兹核电站,德国的奥珀利海母核电站,日本的美浜1号核电站等。
第一代核电厂属于原型堆核电厂,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试验示范形式来验证其核电在工程实施上的可行性。
第二代核电站,则是上世纪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由于石油涨价引发的能源危机促进了核电大发展,世界上商业运行的400多台机组大部分在这段时期建成。
第二代核电厂主要是实现商业化、标准化、系列化、拟量化,以提高经济性。
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世界上建造了大批单机容量在600~1400MWe的标准化和系列化核电站,以美国西屋公司为代表的Model212、Model312、Model214、Model412、Model414、System80以及一大堆沸水堆(BWR)均为第二代核电站范畴,除此之外还有法国的CPY、P4等。
目前全世界正在运行的439座核电站助理机组,总装机容量为3.72亿千瓦,还共有34台在建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0.278亿千瓦。
比如福岛核电站,便属于第二代核电站。
在三里岛核电站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事故后,各国对正在运行的核电站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在安全性和经济性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不过现在,从事核电的专家们对第二代核电站进行了反思,当时认为发生堆芯熔化和放射性物质大量往环境释放这类严重事故的可能性很小,不必把预防和缓解严重事故的设施作为设计上必须的要求,这也导致了,第二代核电站应对严重事故的措施比较薄弱。
第三代核电站的安全性明显优于第二代核电站,由于安全是核电发展的前提,世界各国除了对正在运行的第二代机组进行延寿与补充性建一些二代加的机组外,目前新一批的核电建设重点是采用更安全、更先进的第三代核电机组,这里面就有美国非能动AP1000核电站、法国EPR核电站以及华夏自主研发的CAP1400核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