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这……竟然真的可行!

来到基地半个月时间,宋保国和吕崚交流不多,一则后者总是忙个不停,二则,双方的研究也没什么共通性。

现在坐在一起等待会议,宋保国也忍不住问道,“吕教授,到现在我们还不知道具体的研究,你们知道吗?”

“能透露一下吗?”

吕崚疑惑的看过去。

宋保国左右看看,小声说道,“据说,有风险?是要约束氢弹?”

吕崚想了一下,摇头道,“具体的实验原理我也不清楚。”

“会议马上开始了,张硕院士应该会讲。”

“不过,我们的研究一直风险很大。”他说着带着骄傲翘起嘴角,“比如,有一次实验,就发生了大爆炸,非常危险。”

“但是,没关系。”

“对于重要的研究,有风险也必须要做!”

“现在我们的团队就是一心在研究上,让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有生命危险也在所不惜!”

最后一句说的铿锵有力、大义凛然。

吕崚也担心实验风险,但对外的表述必须是这样。

另外,他一直在从事实验研究工作,比宋保国知道的信息更多。

之前确定要进行实验的时候,张硕已经对于风险有说明,研究原理上相对复杂,他们团队还是没了解,但风险则有个评估——

直白来说,比元素抗性实验风险小的多。

一则只是研究技术,是进行技术性实验,核聚变填充原材料不多,不足以引起高强度的爆炸。

二则托卡马克外层装置足够约束超高温等离子体,温度控制只是维持3000万摄氏度以下。

当温度超过了3000万摄氏度,实验就会强制暂停。

核聚变自发式反应,需求的温度高达一亿摄氏度,只是三千万摄氏度不足以让内部原料自发反应,瞬时的爆炸自然无从说起。

换句话说,实验是安全的。

在确定安全以后,佟智国、吕崚都变得淡定许多。

现在和不熟悉的宋保国说起实验,当然表现出为研究抛头颅、洒热血,把生命安全放在一边的大无畏精神。

至于具体的研究……

之前并没有召开过技术性会议,张硕也没有做详细的讲解,吕崚也只了解个大概,有的地方还模模糊糊,就没办法和宋保国说了。

宋保国则感觉听了个寂寞,又好像自己成了怕死的人,心情顿时都不好了。

“这家伙不好说话啊!”

这就是吕崚给宋保国留下的印象,接下来也就没什么交流了。

张硕、薛柏坤以及王强一起来到会议室。

张硕和李老师以及其他人寒暄了几句,就到了讲台上开口道,“这次是技术性会议。”

“首先欢迎托马卡克核反应堆研究团队的到来,也感谢核所的设备支持……”

大家一起鼓掌。

宋保国代表团队站起来,朝着众人挥了挥手。

在介绍一番后,张硕继续道,“形式上的事情就到此为止,今天就是给大家讲一下实验工作。”

他控制电脑进行投影,打开PPT页面介绍着,“实验是研究‘氢弹电池技术’,准确的说,应该叫‘核聚变电池技术’。”

话音一落,全场哗然。

很多人都打听了研究内容,但真正听到还是感到惊讶。

核聚变电池?

可控核聚变都还没有实现,怎么就直接研究起了核聚变电池技术?

这个跨度实在太大了!

“我知道,很多人都有些不相信。”

“但我们研究的新技术,要从新物理方向去考虑,而不是传统的托卡马克螺旋磁场约束。”

“我们采用的约束反应方式,并不是约束,准确的来说,是利用调节材料激发的强力环境,来促进核聚变发生。”

“一个数据,大家就能清楚了。”

“我们的实验中,希望达成内部温度在1500万到1600万摄氏度之间……”

这句话说出来,会场的哗然声更大了。

一个基本的常识是,核聚变自发反应需求是一亿摄氏度,正因为如此,才有‘氢弹需要原子弹引燃’的说法。

原子弹瞬时爆发的超高温,才能够点燃氢弹,使其达成自发指数级连锁反应需求。

别说是1600万摄氏度,9000万摄氏度下,核聚变反应也会自发中断。

在场有些人知道信息,倒是没什么反应。

比如,吕崚、佟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