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夜以继日地研究探讨,反复试验各种方案和方法,但始终未能找到一个完美无缺的解决方案。

就在大家感到有些沮丧的时候,终于有一名天才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大胆且创新的想法——采用一种前所未有的名为空间锚的高新技术来固定所有的零部件!

经过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之后,人们发现这种空间锚技术虽然听起来十分神秘高深,但其实原理并不复杂。

仅仅从其名字上来看便能略知一二:它就如同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于船舶之上所使用的船锚一样,可以起到稳定和固定物体的作用。只不过两者所处的环境截然不同罢了。

普通的船锚只能在波澜壮阔的大海里发挥功效;而空间锚则是专门为浩渺无边、深邃无垠的时空海洋所设计开发的。

无论所要固定的对象是体积巨大到宛如行星要塞那般的超级巨无霸,还是小巧玲珑到好似微型探测器这般微乎其微的存在,只要巧妙地运用这项神奇的技术,都能够轻而易举地将它们稳稳当当地“固定”在广袤无尽的宇宙之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令人倍感振奋和欣喜的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小宇宙内部零部件的安装工作竟然出乎意料地进展得异常顺利,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太大的阻碍或困难。

这不仅大大节省了宝贵的时间成本,也让全体研发人员信心倍增,对于后续项目的推进充满了期待。

即便将前期那些复杂繁琐且至关重要的切割小宇宙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全都考虑进去,从开始到结束,整个制造流程所耗费的时间竟然还不到一年。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个制造过程看似进展顺利,但实际上真正棘手的难题并不是隐藏在小宇宙内部,反倒是聚焦于小宇宙和大宇宙之间那个关键的连接端口位置。

在这里,相关的技术要求可谓严苛至极,任何一点细微的差错都有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让之前所有的努力瞬间化为乌有。

毕竟,想要确保信息能够在两个截然不同的宇宙间畅通无阻地输入和输出,其难度之大超乎想象。

对于人类文明来说,试图构建一个完全封闭、彻底与外界隔绝的小宇宙几乎无异于痴人说梦。

道理其实非常浅显易懂:倘若真想成功塑造出如此滴水不漏的小宇宙环境,那它就不可避免地需要跟外部世界产生一定程度的交互作用。

而这种交互又势必依赖于某个特定形式的“端口”亦或通道,以便能顺利完成信息的传输任务。

然而,让人倍感棘手且头痛不已的关键问题恰恰就出现在这里:只要拥有了这些端口之后,那原本应该被牢牢掌控住的快子信号,瞬间就像是挣脱了缰绳束缚的狂野烈马一样,完全失去了应有的控制,肆无忌惮、毫无顾忌地向着那辽阔无边、浩瀚无垠的茫茫大宇宙之中疯狂逸散而去。

这样的状况始终如一地持续着,没有丝毫要停止或者减弱的迹象,这无疑给与之相关的各类科研工作都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巨大困扰和阻碍。

不过呢,正应了那句老话所说的那样,“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正当那些科学家们全神贯注、埋头苦干地投入到对于四维的深度探索与钻研当中,并且还极为细致入微地去剖析那数量堪称海量的数据之时,一项足以称得上是具有划时代重要意义的顶尖技术犹如一颗璀璨耀眼的新星般,突然之间就应运而生、横空出世了!

没错,就是这项极具开创性和突破性的创新成果,最终成功让此前看起来仿佛根本无从下手、找不到任何解决头绪的疑难杂症迎来了一线希望之光,看到了解决问题的美好曙光。

那么,究竟什么才叫做宇宙膜呢?

实际上啊,它可绝非像人们脑海里所想象出来的那种呆板僵化、一成不变的模样哦。

相反,它拥有着一种超乎寻常、令人惊叹不已的神奇能力——能够依据周边环境的变化,以及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内在外在因素相互间产生的综合影响和作用,从而发生一系列奇妙无比、匪夷所思的不规则形变现象。

这种奇特而又难以捉摸的变化,仿佛是大自然施展的一场魔法表演,让人不禁为之惊叹。

然而,正是这样一种看似毫无规律可言的形变特性,却被一群目光如炬、思维敏捷的科学家们敏锐地捕捉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