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不管此时这位高总是真的心大,还是什么其他,
但这些都不是田向南关心的了。
田向南真正关心的是,手上这份关于永成化工外贸公司资料里面所记录的那些对外的交易事项。
这年月刚改开没多久,对外的贸易,一般都还是比较严谨的,需要向上级报备。
就比如他们青山大队,往外出售水果和各种产品的时候都会时常报备。
这位高总可能也是延续了在单位里的习惯,公司的一些涉外业务,在这份轻工局的文件上面同样有记录。
比如,去年下半年某月份,帮鑫源化工出售了一批化工产品,大致数量是多少。
虽然更详细的数据没有记录,比如交易额,毛利润等等。
但大体的化工产品的数量还是有的。
上面虽然只有寥寥的几条记录,有帮忙出售的,有帮忙采购的,甚至还有他们永成外贸公司采购后对外出售的。
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上面的交易次数还是挺多的。
但田向南细数下来,除去各个化工厂的生产成本,再除去双方交易之间的运输等等费用,贸易差,总体算下来,永成公司在其中所承担的,无非就是一个中间商的身份。
也就是从去年年底开始,他们才转而对其他化工厂下单,生产产品出售给国外商家。
但明显因为资金问题,后面的这几笔订单都不算大。
哪怕在他对化工产品不算太了解的情况下,田向南简单给他算了一下利润,从永成外贸公司成立到现在,这个公司的总利润,估计也就在一两百万之间。
说起来已经相当不错了。
甚至退一步来说,哪怕这位高总有能力跟各个化工厂合作,低价进高价出,利润再给他翻上两三倍,那总盈利最多也就是500万左右,这还是撑死了算的。
小几百万的利润,现在一张嘴就要上马滑雪场项目?
是不是怎么听,怎么不靠谱?
就哪怕给他按一年500万的利润算,他也得有10年的利润,才能够得上滑雪场项目的边。
是,先前那位高总在丁书记的办公室里也说了,他们现在资金不足,可能会从银行拆借一笔资金。
但这里得着重提到一点,那就是这位高总包括他手下的永成外贸公司,眼下是个体企业。
放在这年月,就叫做个体户。
啥叫个体户啊,说难听点,那就是没有庙的和尚,出了事就能跑得无影无踪的那种。
银行的人,怎么可能把几千万的巨款借给这种没有保障的客户?
就哪怕当初他们青山大队一穷二白的时候跟银行拆借资金,那也是因为他们是集体产业,还是考察了好几回,确保他们是真的拿钱买设备,才能把这些钱借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