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废墟的广岛城内,没有燃尽的残垣断墙之间,时不时还有黑灰色的烟尘荡起,在倭国萧瑟的冷风中摇摆。
戴着塞了棉花的麻布简易口罩,潘绍将官袍下摆卷起,手里托着一块小木板,提着一杆毛笔,指挥着几个朝鲜兵将一具倭兵的尸体刨了出来。
这大约是某个倒霉的倭人小军官,挨了一发猛火弹,那个造型极其怪异的头盔已经烧焦,尸体的甲胄也不全。
从死者生前的动作来看,这个倭兵死得很痛苦,猛火弹是以凝固的石油块为主要原材料,所以大火烧融的沥青也渗入铠甲,粘在了尸体的肉上。
潘绍指挥着朝鲜兵将这个倭人尸体的铠甲扒去,俯下身自己观察着被沥青、油膏烫伤的部位,然后自己记录了起来。
他根据《武经总要》改良后的毒烟弹,也有类似的效果,除了散发出刺鼻的毒烟外,爆炸时若沾染到人的身上,油膏融化能够很轻易地渗过铠甲的缝隙,对人体直接造成伤害。
仔细地记录了新式火器的威力后,跟随潘绍的一名小吏便蹲下身来,从随身的小木箱中掏出许多工具,开始切割这倭人尸体的喉咙。
“毒烟入喉约六寸,喉壁有烧灼,约莫二三寸!”
前宋刑部档案就留存了不少各地官府仵作的验尸报告,譬如砒霜害人,仵作们就已经能够通过喉咙、食道的残存,来判断是生前饮砒霜自杀,还是死后被人灌入砒霜伪造自杀的情况了。
既然是要检验毒烟弹的威力和效果,这些验尸程序自然必不可少。
几个朝鲜兵愣愣地看着那名小吏熟练地割开倭人尸体的喉咙和胸膛,都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喉咙,眼神中对潘绍一行人充满了惊惧和敬畏。
“再找两具尸体,给温太医送去!”潘绍记录完毕,便下达了命令。
这是汉军攻下广岛城的第二天,刘锜与阮小七水陆配合,由水师负责运载粮草等后勤物资,他则领大军沿着濑户内海北部一路向东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