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日,远在千里之外的辽东气候更加严寒,泥泞不堪的道路虽然还没有结冰生硬,但已然不利于行军赶路,辽阔的土地上人烟冷清,少有人选择逆着凛冽刺骨的寒风出门。
不过在女真腹地深处,坐落于山林间的"赫图阿拉",此刻却是尘土飞扬,人头攒动,不时便有女真将校气急败坏的呼喝声响起,惹得躲在城门外,排队等候进城的汉人包衣和蒙古流民们战战兢兢,瞳孔中满是惊惶和不安。
这些野猪皮莫不是得了失心疯,竟是在这等寒风凛冽的天气调兵遣将?
想到这里,心中思绪各不相同的百姓们便将复杂的眼神投向赫图阿拉的深处,暗道前不久才犹如丧家之犬,自萨尔浒城"南巡"归来的女真老酋,究竟在打着什么主意?
...
...
"尔等都哑巴了?"
"怎么不说话?"
偌大的汗王宫,似是被一阵狂风掠过一般,无论是大金的文武重臣,亦或者桀骜不驯的和硕贝勒们此刻尽皆沉默不语,黑瘦的脸盘上夹杂着一抹骇然。
就在前两天,明廷京师传回消息,那御极称帝尚不足两年时间的小皇帝再度御驾亲征,且以雷霆手段解决了世代镇守南直隶的魏国公府,并凯旋归来。
他们大金,再一次因为"优柔寡断",错失了进犯明廷的良机。
"还请大汗息怒.."
半晌,就在努尔哈赤凌厉的咆哮声再度于汗王宫中响起的时候,站在文官首列的范文程终是蹑手蹑脚的上前,涩声劝谏道,目光中隐隐有些不甘。
按照他的计策,蓄势待发多时的汗国早就应该倾巢而出,征剿明廷兵力相对空虚的辽南地区,以缓解国内日益紧张的粮食问题。
只可惜国内以三贝勒莽古尔泰为首的"宗室们"据理力争,认为小皇帝御驾亲征南直隶,势必会导致大明国本动荡,继而引发一场内讧。
在这期间,他们大金只需要按兵不动,坐视明廷内讧即可。
可谁能料到,那号称大明勋贵之首的魏国公府竟是如此不堪,面对着尚未年满十七周岁的小皇帝居然没有半点还手之力,轻而易举便被小皇帝收缴了军权。
此外,明廷内部那些富可敌国的盐商和势力错综复杂的将校们也被小皇帝悉数镇压整饬,没有掀起半点风浪。
从他们大金接到可靠情报,得知小皇帝率兵御驾亲征,再到小皇帝凯旋还朝,前后不过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而已。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大金却是错失了自"萨尔浒之战"以来,进攻明廷最好的一次战机。
"范先生,如今这般局面,你有何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