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的少府,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二十七年前。

当时,它还只是一个规模较小的百工司,人数不过千人。

然而,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的少府已经成为一个拥有将近十万人口的庞大机构。

少府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了楚国的各个领域,成为了楚国朝堂之外一个极为重要且超然的存在。

它的触角延伸到了楚国的各个角落,无论是农业、工业还是商业,都能看到少府的身影。

值得一提的是,少府原本的规模还要更大,之后后来在设立工部的时候,由于将许多产业都分割出来交给了工部,才使得它现在的规模有所缩小。

即便如此,少府仍然是一个令人瞩目的庞然大物。

少府的驻地也经历了多次变迁。

最初,它位于郢都城内的一角,但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它不得不搬到距离郢都数十里外的荆山之下。

再后来,楚国迁都,少府也随之迁往襄郢。不过,这次少府并没有进驻襄郢城,而是在距离襄郢五十里的地方直接建造了一座城,名为天工城,这个名字还是楚王熊章亲自赐名。

天工城内居住着二十多万人,这些人要么是少府的工匠,要么是他们的家属。

这座城邑成为了少府的核心区域,也是工匠们的聚集地,见证着少府的辉煌与发展。

在天工城外,有一支三千人的禁军日夜驻守着,守备森严,天工城内所有进出的人员都需要先得到少府令和禁卫军双重准许才行。

而在城内,还有一支神秘的黑衣卫小队,他们行动迅速,如鬼魅一般,主要负责潜伏和监视,应对他国探子的窥视。

由此可见,楚国对这天工城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

这一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

天工城外,少府令工正带领着少府一个近百人的队伍,他们衣着光鲜,整齐地站在城门前。

工正站在最前方,他身躯笔挺,灰白的头发在风中凌乱,但却神采奕奕,目光远眺,脸上带着期待的笑容,仿佛在等待着什么重要人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