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李达康返厂!

目前,

京州13位常委人员名单已经配齐。

书记祁同伟、市长高育良、市委副书记李明芹、政法委书记陆海州、市纪委书记吴春林、宣传部部长姜辉、组织部部长李阳波、常务副市长钱才良、统战部部长刘开河、警备区司令员黄筝、市委秘书长杨尚进、光明区区委书记孙海霞,桦南县县委书记李达康。

其中所属有梁一系的,

书记祁同伟、市长高育良、市纪委书记吴春林、组织部部长李阳波、常务副市长钱才良、光明区区委书记孙海霞。

共6位。

98年2月28日,二月末。

这天祁同伟召开常委任命调整后的第一次常委会。

长方形会议桌旁,祁同伟左手边是专职副书记李明芹、右手边则是高育良,再往后依次是吴春林、李阳波、钱才良、孙海霞、李达康。

算下来这是李达康人生第一次坐在常委会议席上参加市常委会。

心情是激动的,态度是谦逊的,思想是昂扬的。

会议上,

祁同伟作为班长,首先做的就是着重介绍新任的三位常委.....其次就是再次强调京州98年全年度大战略发展方针。

当他说出新型产业结构调整要稳扎稳打,老牌产业不能放弃,尤其是重工业还要着重研发进行投资的时候。

不同意见就出来了。

首先就是主管城市经济发展规划的高育良。

高育良当年去北方亲眼目睹一个帝国解体,知道重工产业对一个地区的负担和限制,尤其是东亚金融危机以来,外需大幅度下降,工业很多倒闭,4500万下岗这种现实问题面前,有着独到见解。

目前,

京州对外只有有梁一系一个声音,而在对内却有多个声音.....当然,这是好事,尤其是干实事的时候就要有不同声音,

不然都是点头虫,那大家岂不成了白吃干饭?

“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增长、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升级.....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们对经济抗风险能力,更增强了经济稳定性,同时目前调整也更适应国际经济环境。”

“所以我们更应该加速推进,适当将重心倾斜......”

“贸然大搞研发对京州发展负担太重。”

高育良侃侃而谈,详细且清晰阐述自身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