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英格兰长达400年的圈地运动相比,苏联从1927年推动农业集体化运动开始,到1933年为止,苏联只用了6年时间就几乎清理掉了所有散乱的小农生产单位。
但也只是类似,并非是说照搬。
在这期间,盖里斯还提出了相对简单易懂的数学模型,加深课堂上众人对发展农业生产重要性的认知。
“一般来说,在城镇化早期的时候,农业劳动力生产效率提高1%,非农产业劳动力就能增加2%左右。”
“这有点违背直觉,但其实并不复杂。”
“假定一个固定的社会里总计100人口,原本是80人口才能满足全部农业粮食所需,农业生产效率提高100%后,40人口就能满足100人口所需,那么原本的20非农人口,其实就可以增加到60非农,这个过程里,非农人口增加了200%。”
而这还是建立在,没有发生任何非农业技术进步情况下,仅仅依赖非农人口数量增长出现的生产力爆发。
一旦期间,再掺杂一定的手工业技术改革,那么农业生产进步对社会进步产生的推动效果,实质上是指数级的膨胀。
这也解释了,为何即便没有出现工业革命,1800年的英国,也已经迈上了世界霸主之路。
因为在短短的三百年时间里,粗糙计算一下,英国便发生了几十倍的国力膨胀。
盖里斯治下有多少人?
或许是八十万,或许是九十万,但总之应该是不到百万。
要知道现如今的耶路撒冷王国可是已经统一了十字军三国,在领土上是前所未有的状态,才能有着如此多的人。
而耶路撒冷王国还有着离奇的城镇人口比例,这也就导致农业人口充其量不过是七十万左右。
这七十万的农业人口根本无力供养另外接近三十万城镇人口,事实上耶路撒冷王国需要长期从埃及以及叙利亚采购粮食,才能够维持自己这离奇的城镇人口比例。
考虑到与埃及本土之间的潜在冲突,对于1190年的耶路撒冷王国来说,尽快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实质上已经是关乎生死存亡的事了。
而十年前,盖里斯在课堂上的强调。
被兰斯落实在不舍昼夜的各种巡视,督促各地农庄进行农业生产改革上。
而在十年后的今天,终于是开花结果,在这1200年的秋季里,迎来了史无前例的丰收。
当优素福带着盖里斯的信,来到安条克的时候。
安条克的最高统治者兰斯,却带着来自马斯亚夫的使团,在安条克的农村里参观着。
在这些年里,马斯亚夫堡,作为阿萨辛派的西方大本营,都保持了一个与安条克总督区相对和平的状态。
所谓的相对和平,是指马斯亚夫堡,并不在耶路撒冷势力范围内执行任何任务。
同时耶路撒冷麾下力量,也并不会主动去找马斯亚夫堡的麻烦。
这种相互之间当对方不存在时间,并没有保持太长。
实在是马斯亚夫距离安条克太近,而安条克这些年的成就,已经足以震惊到他们了。
因此,大约在一个月前,马斯亚夫堡派遣了专门的使团,想要了解这些年来安条克是如何发展的。
为何表现的如此夸张,以至于足以令他们感到羡慕。
在一个月前,使团先是来到了安条克总督区边缘的小镇。
在这里,马斯亚夫堡的使团,与停留在耶路撒冷地区的观察人员汇合。
这处小镇位于阿玛努斯山口,位于此地的巴格拉斯堡,是曾经的圣殿骑士团安条克分团的总部。
当初,雷纳德在加利利海西之战中成功保全力量,收拢残兵败将,一路向北溃逃,最终抵达的便是此地。
该处山口本身就是防备着各路游牧民的袭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