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衍和苏威深谈了一个多时辰。

商业司是他手中的一张王牌。

只要打好这张牌。

不但可以将一众世家贵族和朝廷绑在同一架战车上。

也能在他们头上悬一把利剑。

还能为发展传统农业,给百姓减税减赋保驾护航。

最近,他在研读管仲的《管子.治国》。

管仲提出的“以商立国”之道,在后世个别强国得到很好的利用。

在管仲看来:

国家治理的关键就是要顺民心。

百姓厌恶什么?

为政就要避免什么,解决什么!

他提倡商贸,将商贸视为一种手段:

对内用来顺应本国民心,完成国家治理。

对外用来顺应天下民心,完成争霸,统一,开疆拓土。

管仲认为:

其一,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民富就会安分守己,害怕犯罪,反之则横行乡里,无视法令。

其二,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

对外扩大对外贸易,并以军事威慑力维持均衡。

以商业的手段代替刀兵,不战而使他国屈服。

其三,见予之形,不见夺之!

他认为消费能促进就业,要适当的鼓励消费。

当天灾来临的时候,国家应当进行大规模的修建,雇佣赤贫者,以增加就业。

看看。

什么是国学?

这才是国学!

什么是祖宗智慧?

这就是老祖宗的智慧!

早在几千年前,管仲便系统性地提出了商贸与国家、百姓、敌国的关系。

可惜。

后世子孙了解他这个人,了解他治国理念的人,少之又少。

……

四月。

煤炉灶和蜂窝煤在长安城掀起一阵风潮。

东、西两市,华夏商行设立的商铺,人流络绎不绝。

都是前来查看实物,或是购买的客人。

苏威豪掷一千贯!

买下大周邸报四月这期头版区域,进行广告宣传。

柴米油盐酱醋茶,第一便是柴。

柴作为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其作用不言而喻。

一日三餐,做饭烧水都离不开柴火。

更为重要的是,冬天取暖之用。

古代衣物保暖性差,寒冬腊月就得倚靠柴火、炭火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