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来一首出征曲!

“很奇怪吗?”

“不不是,我只是没想到,这都还有两天就要出发了,林天老师你还会再录一首新的音乐。”

贺智宸的表情很高兴。

对于这样的“意外惊喜”,林天总是能在让他意想不到的时候突然给他。

今天早上的时候也是,贺智宸还在刷着牙呢,手机突然就收到了林天下午要过来录曲的消息。

一问,就是昨晚写的。

昨晚写的新曲,跟甘言雨老师上午练习,下午到公司录制出来,工作室加急一下,过个两天就能发出去。

我们大音乐家林天老师的创作。

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

贺智宸翻阅着林天拿过来的曲谱,一边打开,一边问道,

“什么类型的?怎么突然想要写新曲了?”

对于经纪人来说。

这样的问题,每一次他多少都会问一问。

这些内容,在经过加工之后,都可以成为宣传新曲的好用材料。

“不是马上出发了吗?”林天说,

“可以理解为,给我和甘言雨老师的送行曲。”

“噢噢!”

贺智宸也是超会给情绪价值,立马就给出了一个被惊讶到的反应。

一旁的录音师小翠也露出了颇有兴致的神色,笑着道,

“林天老师,看来这一次的录制是准备‘热血’一把了啊。”

光是想想就知道。

送行曲!

月光和猫,此次要出发前往首都,参加全国大赛。

那应该是何等的气魄!

必须得有势在必得的气势流露出来啊!

粉丝看了也能跟着月光和猫一起燃起来的那种!

“.”

不愧是月光老师!

虽然还没听到曲子。

但小翠已经能够GET得到那副场景了。

意气风发,气宇轩昂的月光老师——即将踏上远征!

“.曲子的名字叫《YankeeDoodle》?”

什么意思?

看着这有点奇怪的曲名。

还没等贺智宸研究出来。

抬起头的时候。

林天和甘言雨已经进入录音室落座。

甘言雨的脸上,似乎带着某种抑制不住的笑容。

“林天.你确定你刚才没说错吗?这是我们的出行曲?”

甘言雨问道。

“有什么问题?”

林天一脸正经地瞅了一眼甘言雨。

“.”

“没问题,林老师。”

像是想起了高兴的事情,甘言雨捂住了小嘴,止不住地偷笑。

“不要质疑你林老师,要拿出状态来哦。”

林天竖起食指,

“你就当做,我们现在就已经在出行的路上了~”

“好好好。”

“要开始了。”

林天这么说着,甘言雨拿起了琴弓,摆好了架势。

随着录音师小翠给两人打出的“OK”手势。

音乐,起——

少女奏响了大提琴!

“~”

随着一道欢快而带着些许骚气的琴声响起。

犹如一阵春风拂过耳畔。

贺智宸和小翠很快都愣住了。

这是什么风格???

贺智宸一下子呆住了。

《YankeeDoodle》,它有一个大名鼎鼎的译名——扬基歌。

这首曲子,在林天的前世非常火,但是知道的人却很少——火的是旋律,跟曲子有什么关系?

这看起来很矛盾的关系,却在很多“古典民谣”里面很受用。

因为版本的丰富,作曲人的并不出名,导致曲子本体很多人是叫不出名字的,只有在偶然的情况下,不小心点到了这首曲子,听到这旋律之后,才会恍然大悟——原来是这首!

其上头和稍带魔性的旋律,林天很是喜欢,是一首非常“有趣”的曲子。

扬基歌的诞生日期也是很久之前了,18世纪中叶。

比起曲子本身,它的来历同样十分有意思。

最早的时候,这首曲子是英国殖民者士兵用来嘲讽北美大陆上的民兵的。

可以理解为侵略者对当地人的嘲笑。

曲名中的“Yankee”,指的是新英格兰人,“Doodle”意思是“傻瓜”。

所以,曲名的正确意思,放在今天,应该是“新英格兰大傻逼”。

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北美的民兵倒反天罡,将这首曲子改编成为“战歌”,用来反过来嘲讽英国军队。

渐渐的,这首扬基歌成为了革命精神的象征。

在原版带有歌词的版本的中。

歌曲充满了戏谑与双关语,如“骑着小马进城”(讽刺民兵装备简陋)、“帽上插羽毛”(嘲笑民兵装扮滑稽)。

改编之后,北美民兵们用这首歌曲,来表明他们对自己朴素,家纺的衣着和毫不矫揉造作的举止感到自豪。

后来,这首曲子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非官方“国歌”,象征殖民地人民的反抗精神。

后世被广泛用于爱国庆典、体育赛事等场合,成为美国文化符号之一。

那么,这首英国人用来嘲讽北美人,然后又被北美人反过来拿来嘲讽英国的《YankeeDoodle》,是怎样的情绪呢?

在电子伴奏下。

笛声与鼓点的交织让人联想到18世纪的乡村庆典,仿佛置身于殖民地时期的集市。

明快的节奏像马蹄声般敲击着听众的心脏,脚趾在鞋子里不自觉地打着拍子。

孩子们忍不住模仿起歌词中“骑着小马”的动作,在座位上蹦跳起来。

“.”

选择这首曲子,林天也是经过了一番思考的。

因为昨天的经历,林天和甘言雨的压力倍增。

两个人,都在这龙琴杯即将到来的窒息氛围中感到不知所措。

确定一个心态,就很重要。

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去踏上这远征呢?

林天觉得。

对现在的他们来说。

心态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