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开山大典,魔潮汹涌,眷属奴族

在徐行闭关,同李云显、司马承祯一同修书之时,天下局势也悄然发生着变动。

似乎是提前嗅到了危险,正一道还未出手,东南小朝廷就抢先一步有了动作。

天子李存勖因近来魔祸肆虐、妖人横行之事,召阁皂宗祖师杜光庭入京,筹谋举办一场罗天大醮,祭祀上天,请降神力,诛魔平祸。

在天庭尚未同此界断联之时,罗天大醮便是凡间请神降真的手段,供奉一千二百神位,召请三界官属、一切威灵,以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如今罗天大醮虽是无法上通天庭,却也可重立地祇,其中包括山川湖海之神,乃至各地城隍、土地之属。

这些山水神灵,本也是“天纲”附庸,若此事真能做成,对修缮的天纲体系亦是大有好处。

如今这个时节,李存勖甘愿降身份,举办道门的罗天大醮,请神降真,填补天纲缺漏,已算是服软之举。

只不过,罗天大醮毕竟是道门最高等级的斋醮科仪之一,效力网罗此界天地,纵然以朝廷及道门之力,要顺利举办,都至少需要数月时间来准备。

其实,正一道大天师之所以要夺取龙气法箓,就是为了举办罗天大醮,修补天纲。

只不过,魔劫之后,道门三位祖师本就受创非轻,所以大天师才想通过建立东南二十四治的法子,来偷梁换柱,篡夺龙气法箓之力。

并且,罗天大醮需要的筹备时间太长、声势也太大,易为魔门所趁,数月时间,变数实在太大,一个不慎,便要功亏一篑。

所以,正一道一直以来,都不曾对东南朝廷做出强制措施,其中也有稳住魔门的意味在。

可现在,他们前面有了那位风头无俩,声势正盛的平天教主,举办罗天大醮正是时候。

杜光庭从本心里,也不认可大天师篡夺龙气法箓的做法。

龙气法箓之力,本就来自此界万民愿力,这般举止,就算日后得偿所愿,又岂能服众?

如今见李存勖有心服软,这位祖师自是欣然赴约,与之达成协议,也算暂且稳住了局势。

司马承祯在听闻这个消息后,也是有些诧异,感慨道:

“这个李存勖,倒当真是能屈能伸,不过如此一来,咱们这边,阻力就有些大了。”

李云显倒是不这么认为,直言道:

“但如此一来,魔门也要犯愁,究竟是以哪一方为重点,甚至担心咱们两家间是不是已有协议,故布疑阵。”

这位剑仙到底是年纪更轻、锐气更盛,想法自然更加乐观。

毕竟徐行虽是有当灭魔祖留痕之能,但魔门也不可能坐视罗天大醮顺利举办,只要他们分兵,对平天教自有益处。

徐行手中笔墨挥洒不停,双目专注于书页上,并不抬头,只是淡然道:

“李存勖这招以进为退,倒是高明。”

司马承祯皱眉:

“踏法,你是说,他并非是真心举办罗天大醮,可如此局势下,又岂容此人反复?”

徐行抬起头,反问道:

“他若真心臣服道门,何不直接废了慈航普度这个‘祸国妖人’,又为何不干脆请大天师入京,而是请杜祖师?”

司马承祯沉吟片刻。

“这……”

徐行放下笔,嘿笑道:

“若李存勖当真顾全大局之人,天下又何至于糜烂到如今这一步。

他这种人掌惯了大权,便绝不会轻易放手,即便是放给你们这些诚心学道之士,亦是如此。”

其实司马承祯、李云显在各自宗门中,也是说一不二、大权在握。

可他们的性格底色,毕竟还是修道人,对权力并不看重,且平常打交道的都是同类,自很难明白李存勖的想法。

但徐行早已见过太多这种人,甚至都亲手杀过不少,对李存勖的想法,自是洞若观火。

从他第一次派慈航普度来十万大山,徐行就已看出来此人的性情。

——本就偏居一隅,却不思进去,还要想办法对付正一道,这种人又怎会放权?

徐行言毕,目光幽幽:

“我又一种预感,到头来,这场罗天大醮究竟便宜了谁,还是两说。”

即便到现在,救走慈航普度那人,仍是令徐行颇为在意。

即便以他如今身为武道至人的目光看去,那人的虚空神通都足以称得上精妙,修为亦是深不见底。

就是不知道,那到底是李存勖本人,还是某个站在他身后的高人?

徐行还疑惑另一件事。

——按道理来说,此界一切真仙级数的绝顶强者,都是有迹可循,为何此人却能隐藏得如此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