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还是我活的短了,见识少了

而且,大唐在人才选拔方面非常开放和多元化。除了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外,还有其他各种途径可以让有才能的人进入仕途。

从科举考试,到名人推荐的人才,乡野名士,明朝投降过来的官员,再到集英堂等等,人才的来源多种多样。

本来竞争就比大明更加激烈,大唐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若无特殊原因,所有官员都必须从基层干起,不管你有什么背景,不管你是什么出身,都免不了要从基层走一遭。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一遛才知道”,据说这是大唐最高统治者的原话,所以没人敢有例外,不管时间长度,这基层是一定要去的。

值得庆幸的是,如今的大唐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人瞩目。这意味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职位提升变得相对容易。

也许今天还是一个小小的村长,但下个月就有可能成为乡长,再过几个月甚至可能晋升为县令。而在短短一年之后,成为府尊大人也并非遥不可及。

这种快速的晋升机会使得人们对于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尽管目前可能只是处于较低的职位,但每个人都明白,只要努力工作、不断进取,就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职业上的巨大跨越。

因此,大家对于这样的变化都能够欣然接受。毕竟,每个人都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都相信自己有着光明的前途。

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不仅让人们对生活充满热情,也激励着他们不断追求进步,为大唐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虽然在大唐当文官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与武官相比,武官的待遇简直好得令人眼红。

在军队里,不说能够享受美味佳肴,至少不愁大白米饭和肥肉片子,这就令多少人趋之若鹜了啊,而且每年还能得到几套崭新的衣服。

更为重要的是,饷银十分丰厚,而且绝对没有人敢克扣。那些胆敢克扣饷银的人,最终都会被阎王收走性命。

不仅如此,如果在军队中立下战功,退伍后朝廷还会特意为其安排工作,让其生活无忧。

即使不幸战死沙场,也会有丰厚的抚恤金,并且会有专人将这笔钱送到他们的家中,以慰藉家人的悲痛。这种待遇,对于文官来说,简直就是望尘莫及,即使拍马也难以企及。

因此,对于大唐统治下的人们来说,投身军旅成为一名士兵,无疑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