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士兵从军时身负伤残,则朝廷会予以一大笔补偿,并且在其退军之后为其安排一些可从事的岗位工作,令之可自食其力。”
这一条,无论是对军队情况了解与否的官员,都觉得着实合理。
上战场打仗本来就是玩命的活,不慎战死者都会有补偿,可偏偏就是因战受了伤残者,竟然得不到半点补偿。
而且据他们所知,那几个被尉迟宝琳欺辱的老兵,就是因为身上带着伤残,实在是活不下去,特地来长安城找庆修打秋风的。
等到杜如晦说完,李二便开口发问:“诸位,对此有何看法。”
“臣以为可行!如此朝廷虽然缴纳了财政开支,但可明显提升军队战力,而且也减少土地分发。”
“正是,在朝廷手里尽可能多地保留土地,抑制兼并,确实是个好办法。”
“可行!杜大人能想出这些策略来,当真是聪慧 我等自叹不如啊。”
“正是,这府兵制还是沿用前朝的,我等沿用下来,也没想到什么改进的方法,倒是杜大人想法不错,我等敬佩!”
杜如晦听众人如此夸赞自己,着实是有些不好意思。
“各位言中!军制改革并非是我一人之所想,而是庆国公率先提出老兵制不堪用,而后我同庆国公与陛下一起钻研琢磨才进行如此改革的,庆国公才是出了大力!”
他这番话确实是让众人意外,但也都在情理之中。
若是说庆国公提出来的,那还真不稀奇了。
放眼天下也只有他才能提出如此多的让人眼前一亮的制度和想法。
庆修则道:“各位,这兵制改革也只不过是初步尝试,若是谁能觉得有更好的办法,只管提出来,同我一起商讨,毕竟无论谁人都难说自己算无遗漏。”
庆修这一番客套话让大家也都象征性的跟着附和了几声,他老人家还是客气!
新兵制的想法提出来,直接把众人的注意力从尉迟敬德的事情上转移开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