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还是要回自个儿家守岁的,虽说现在家里只有他一个人,可他要是不回来,那这个家不就更冷清了吗?
“东子,要不你把钱给我,我去给你换成银元,你也甭去外面收了。”
“不用了孙叔,我这么干,怎么着也得去跟阿哲和侯三说一声,他们俩要是没有意见,我先去报国寺附近转转,要是收不到数,或者价格不合适,我再来麻烦您。”
“嗯,也行。”
“那得,您歇着,我先颠儿了。”
李向东把没吃完的烤花生塞进口袋,戴好手套后起身从屋里走了出去。
推上自行车,李向东直奔报国寺方向。
他刚才对蛐蛐孙说的是要再去跟侯三和阿哲两人说一声,其实他来之前已经说过了,两人全都没有意见。
他之所以没有对蛐蛐孙说实话,一是这样显得尊重蛐蛐孙,二是他不想用蛐蛐孙的路子换银元,只是找个借口离开。
这事蛐蛐孙既然没有掺合,他便不打算用人家的渠道,用了就好像是在占便宜一样。
一路顶着寒风来到报国寺,这里自发形成的小市场规模还不大,而且主打的是邮品和钱币。
李向东停好自行车,挨个摊位扫货,把收售银元的摊位全都转了遍,又等一位摊主回家现取,他这才以每块4块5的价格,收到三百块袁大头。
现在银元的价格不止东南沿海地区在涨,京城的价格都跟着涨了不少。
有了三百块的银元入账,李向东心里踏实下来后便开始跟眼前的摊主闲聊。
“师傅,清朝的大龙邮票有吗?”
摊主是位年近四十的汉子,他听到李向东问清朝大龙,好似是在看傻子一样。
“没有,小兄弟,我就是个撂地摊的。”
“那全国一片红呢?”
“我是撂地摊的。”
“天安门放光芒也行。”
摊主一头黑线,“小兄弟,你卖不?我收。”
李向东回敬他一个白眼,“品相好,没有褶印的大黑十总该有吧?”
摊主点点头,“这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