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二一章 征伐“巫族”

天唐锦绣 公子许 1721 字 4天前

于理,若兵卒遭受虐杀却不采取报复,长此以往,谁还畏惧大唐天威?

纵然心里千般不愿、顾忌军纪,可若不予报仇,往后人心便散了,队伍还怎么带?

所以大多数遭遇突发情况的时候,唐军从来不退。

而进攻就意味着屠杀……

这是无法禁止之事。

迟疑稍许,习君买道:“但这种事只能默许,焉能堂而皇之的出现?”

杨胄奇道:“谁允许这种事堂而皇之的出现了?是你,还是我?人家张亮乃郧国公、吕宋总督,他想干什么,难道你我坚决反对他就不干了?他自去干,吾等只管上报大都督,任何后果由张亮承担,于吾等何干?”

习君买有些憋闷,他承认杨胄之言有道理,可心底却依旧别扭。

毕竟,“不准大肆屠杀”可是大帅的军令,但现在水师上下却对大帅的军令拐弯抹角的予以践踏……

杨胄拍拍他肩膀,语重心长道:“大帅所立之军纪,水师上下无人敢于违抗,但每个人都是逐利的,当利益相关之时,还能够谨守本心、严守军纪,利用别人去达成自己的利益,已经殊为难得。”

习君买叹口气,他知道杨胄的话有道理。

为何所有奔赴海外之人都遵守大帅所制定之军纪?即在于大帅之权威,更在于这些军纪保护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当军纪与个人之利益相悖,便就想着违抗军纪了。

随着海上贸易越来越繁华兴盛,探明的海岛、土地越来越多,所有人的心都开始浮躁起来。

毕竟,“开疆拓土”素来与“封狼居胥”并列,可谓华夏男儿心中之执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野心开始滋生,原本保护自己的军纪,开始成为束缚己身的条条框框,想着如何挣脱、如何打破。

张亮是第一个,但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而且,一场屠杀也能有效震慑人心,屑小蛮夷畏威而不怀德,不见血,如何愿意匍匐在大唐脚下?”

国虽大,好战必亡。

一支军队也是如此。

然而一场必要的小规模战争,若能震慑人心,避免更大规模的战争,且还有人主动愿意担负责任……何乐而不为呢?

习君买颔首表示认可,但还是说道:“此事,卑职要俱陈详细、报于大都督知晓。”

杨胄点头:“理该如此,不过你放心,大都督必然与我意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