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从自己的口袋里费力地掏出一些奇怪的东西来。台下人都来了兴趣,坐直了身体看向台上的李云。
“这件东西叫做快板,是由竹子制成,造价并不高,用来表演竹板书或者是快板。可以理解为华夏早期的说唱类节目乐器。
表演形式有很多,我挑一个简单的给大家先表演一下。”
说完,李云就开始打起了竹板,两手在空中如鲤鱼戏水,来回翻动,明快的节奏在大礼堂中回荡。
“数九寒天冷风嗖,转年春打六九头,正月十五龙灯会,有一对狮子滚绣球;三月三王母娘娘蟠桃会,大闹天宫孙猴又把那个仙桃偷;五月初五端阳日,白蛇许仙不到头;七月七传说是天河配,牛郎织女泪交流……。
要说愁,净说愁,唱上一段绕口令,名字就叫十八愁,虎也愁,狼也愁,象也愁,鹿也愁,骡子也愁马也愁,猪也愁,狗也愁,……。
虎愁不敢把那高山下,狼愁野心耍滑头,象愁脸憨皮又厚,鹿愁长了一对七叉八叉大犄角,马愁背鞍行千里,骡子愁它一世休……。”
李云在台上尽情表演,那竹板不停地打着节奏,加上李云口齿伶俐,引得台下观众也跟着轻轻地打起了拍子。
很快,一段绕口令说完,李云将快板收到了口袋里,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李云和校领导都同时舒了一口气。
不同的是,李云觉得终于掌控了场子,掌握了节奏,校领导松了一口气是因为现场终于有了会场的样子,重新回到了正轨。
而台下的观众也从李云的表演中恢复了兴趣,对李云接下来的演讲更加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