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那些大鳄这么做却不违法,甚至因为这种方式让百姓得到了实惠,商务部门也不好过多插手。
那些小投资电影被逼无奈,只好捏着鼻子认命,能收回一点算一点,以后就算说出龙叫来,也不掺合娱乐圈这点事。
“什么特么的娱乐圈,一个个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混蛋。”
一个刚入行的投资人愤怒地骂道。
他这么骂,院线和影视大鳄们就当听不到,他那不到一千万的投资,在大鳄们眼里连零花钱都算不上,搭理他除了让他名气大涨外,对资本没有一点好处。
这些影视大鳄们不搭理,可有人却将这种情况看在眼里,记在了心上,当得知这些小成本电影获得了批号和上映号却没有合适的电影院线播放,马上走投无路后,这家伙悍然出手,引爆了整个娱乐圈。
这家伙先是先后拜访了这些小成本制作的投资商和导演,表示愿意按照投资成本购买电影的所有版权。
本来就抱着能收回多少成本就收回多少成本的投资商,纷纷表示愿意接受这种结果,十九部小成本电影有七部当时就签了合同及版权转让书。
另外有两家还打算坐地起价,可早就对电影成本做出精准评估的那个家伙一毛钱都不给加,见这两家没有诚意,转身就走,喊都喊不回来。
还有五部电影的投资人就比较倔犟了,大不了不在暑期上映,宁可等到假期结束或者淡季时上映也不出售电影版权。
这一类的投资商属于比较有实力的一类,虽然与大鳄们没法比较,但这种轻微的肉疼感还是能挺住的。
最后的一类,有四部小成本电影烂剧的概率比较大,简单接触后就放弃了洽谈。
也就是说,那个家伙短时间内一共收了七部小成本电影的版权,一时间在圈子里变成了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