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东明东和两个村,也慢慢的变成了专业的养兔村,村民们手里的银子也慢慢的多了起来。
被压塌的房屋重新起了砖瓦房,当然,青砖,也是问花蕾家的砖窑坊采买的。砖窑坊的青砖生意好了起来。
不知不觉,东明东和两个村也改了村名,一个叫养兔一村,一个叫养兔二村。邹知县看到了,心里大喜。
于是,暗落落的鼓动其他村的村长,也要来找花蕾想办法。最先来的,是东和村旁边的南齐村。
他们东边是现在变成了养兔二村的东和村,西面是变成了纺织一村的南安村。南安村是最先帮花蕾加工兔毛衫的。
南齐村的齐村长,带着二三百个妇女,来找花蕾的时候,花蕾正在宅子里听中胜叔汇报兔子坊里的一些事情。
等搞明白齐村长的想法时,花蕾微微的思索了一下,南齐村里,有很多的水资源,大大小小的河道,在村里弯弯绕绕。
兔毛虽然清洗简单,那是因为量少,现在自家的兔子坊和东明东和两个村,收集起来的兔毛数量非常的多,要清洗梳毛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于是,眼笑盈盈的和齐村长商量,愿不愿意帮自己洗毛,梳毛,纺兔毛线。自己前面用兔毛纺过线。
知道兔毛成线后大概的情况,她也不担心村民克扣自己的羊毛。只要自己制定好制度,把损耗规定在一定的范围内,自己就不会亏本。
齐村长一听,没问题啊。只要有口饭吃,有份事做,那就足够了,嘴巴都糊不过的时候,没道理,还挑嘴啊。
而且,自己这个村,河道多的很,水又清澈,洗毛很合适啊。于是,花蕾和南齐村签订了洗毛纺线的协议。
把从东明东和村里收集过来的羊毛,送到了南齐村,让村里的妇女,又成了自家的隐形打工人。
自己只要把收集到的毛,称一下。纺完后拿到的毛线,再称一下,在合理的损耗范围内,没问题,直接付加工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