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芦苇在一年内就可以生长出来,直接用于造纸,还可以持续利用,不会枯竭。
相比于毛竹生长期长,用于造纸的毛竹一般都要三到五年才可以用于造纸,耗费的能源和时间都比芦苇多,所以用芦苇造纸的成本更低。
而且,芦苇纤维质地柔软,易于分解,产生污染的废弃物较少,有利于保护环境。虽然,在大盛朝,还没有环保这个概念,但是,能规避的还是要规避。
加上芦苇的纤维长,又坚韧,使得造出的纸张,具有较好的强度和耐久性。这也是芦苇造纸的优势。
看着村里弯弯绕绕的小河沟,以及密密麻麻的芦苇芽,桂祭酒很满意。如果造纸坊放在这里,原料是肯定不会短缺的。。
就算缺,隔壁还有两个毛竹村。而且北河村河道多,环境也非常的适宜造纸坊。
查看完村里的实际情况后,桂祭酒跟着花蕾回了宅子,两个人又在书房里谈了很久,基本上的事情就定下来了。
花蕾原本的设想是她和桂祭酒合作,两家四六开,自己占四成,一起开个造纸坊,雇佣村里的村民做工。
但是,查看完村里的实际情况,看到村民家几乎是清一色的芦苇房顶,芦苇泥坯墙,很多孩子都光着脚时,花蕾改变了想法。
她决定自己拿出两成股份给村里,尽量的带动村民的积极性,大家一起发家致富。同样很受触动的桂祭酒,也同意花蕾的意见。不过,他也调整了自己的份额。
自己出技术,占五成,北河村出地出原材料,占两成,花蕾出资金占三成的方式,一起开个造纸坊。村民的工钱则另算。
这样的话,村民们每月有现银,可以应付平常的开销。年底再拿造纸坊两成的利,就比较有保障了。
商议后以后,两个人又去了黄村长的家里。和大病初愈的村长就一些细节的问题又商议了一下,就确定了下来,定好了三方协议,去县衙备案登记了。
黄村长拿着备案后的协议,热泪盈眶,原本只希望,村民能有个做事的地方,每个月有个稳定的收入,就已经是非常的满意了,根本就没想过,村民们还能有造纸坊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