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军在湖广、福建、江西、浙江战场上攻势如潮,捷报频传。
这让对倭作战屡遭失败的人民军,以及皇家陆军的将士们为之狂呼,感觉胜利的曙光已然到来。
与此同时,远在辽东方向的高杰军团,在朝鲜国王的全力配合下,一直隐蔽行军,用时一个多月时间,终于顺利抵达朝鲜半岛最东端。
北方天高气爽的秋季,永远是那么的短暂,此时的朝鲜半岛已经是寒风凛冽,草木萧疏。
因为连年的天灾人祸,不但华夏大地上物资匮乏,就连偏居一隅的朝鲜半岛上,也同样是物力维艰,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当年穷兵黩武的大清国,为了从倭寇手中获取复合弓弩,竟将朝鲜半岛最东端的土地割让给了倭寇,实在是令人愤慨。
高杰通过朝鲜军方送来的情报得知,倭国竟将这里当作流放囚徒的安置点,仅驻守了两千多倭国氏族武士。
高杰心中思量,觉得当下并非最佳进攻时机,便打算暂且按兵不动,等待军中物资储备充足后,再率领大军过境,直抵朝鲜海峡,向倭国本土发起一场出其不意的突袭。
如此一来,成功登陆倭国的把握就能更大,避免蒙元东征倭国时的悲剧重演。
可济尔哈朗立功心切,当他听闻倭寇的驻军情报后,也没有与高杰联系,便意气风发的挥军东进。
一万满洲骑兵在他的带领下,就如同狂飙般迅猛出击,仅用了短短三天时间,便如秋风扫落叶般,将这片土地上的倭寇全部歼灭。
倭国的氏族武士们毫无准备,本以为这片流放之地,根本就不会爆发大规模的战事,所以在战斗打响的那一刻,完全陷入了慌乱。
倭寇几乎没有组织起任何像样的抵抗,就被满洲骑兵冲得七零八落,八千被流放的囚徒和一千二百多名武士,皆成为了济尔哈朗的俘虏。
高杰对此大为恼火,担心倭国一旦得到消息,必然会在大海对岸严阵以待。
而自己所率领的东征军团,此时还没有做好渡海作战的准备,这无疑会给后续的军事行动,增添太多的困难和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