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朝堂上的大人物们不同,百姓们基本上就只关心自己和自己的亲人朋友。
太平时日的百姓自然轻松许多,最多为不知道多少年后可能发生的灾祸,来给自己的儿孙做一做准备——而这个准备也相当有限,毕竟,谁能知道这些准备是否有效,又有多少能够真的传给子孙?
况且,作为普通百姓,他们能做的本身也确实非常有限。
同时,他们还在关注着朝廷的动向:他们都知道做一些准备,没道理朝廷不知道啊!
只要朝廷还没有发疯,那就肯定会有动作;而他们,也必须尽快知道朝廷究竟有什么动作,对他们是好是坏,有什么用处和影响;好的话,他们该如何加入,坏的话,他们又该如何避开。
比如,唐朝初年,不少百姓就发现,朝廷好像在土地和赋税制度方面,要有些动作了。
虽然目前还没有什么明确动向,但,从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匿名消息中,他们确实能够确定,朝廷要在这些方面动一动。
那还等什么?!
这谁能够不去关注?!
土地,这是大家的命根子;赋税,这同样关乎全家生死。
不只是对普通百姓,就是对那些有权有势有钱的人家,也同样如此。
而即将迎来战乱、正处在战乱岁月中的百姓,则是根据自己获得的种种信息,开始尝试能不能为自己找到更好的出路,为自己和家人朋友寻到一条生路,让更多的人能够先活下来。
与太平年间的百姓不同,他们并不是很关心朝廷的动向。
——朝廷都不知道在哪儿,还关心朝廷的动向?
就算朝廷还没有完蛋,也显然不可能彻底控制局势,谁还会等朝廷的动向?
最多关注一下,到底是哪一方占了上风,哪一方有可能是最后的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