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北宋·蜀地

按照当时的情况,对蜀地的攻取还算是比较顺利,蜀地的态度也还可以,在确定自己不是大宋的对手之后,就乖乖投降,也没有在归顺之后闹什么幺蛾子、密谋叛离之类的。

乾德二年,他发兵攻打蜀地;乾德三年,蜀地归于大宋治下,且同年,孟昶就死了;乾德四年,一些对大宋不满的、有其他心思的势力也被大宋镇压了下去。

从此之后,蜀地就可以说是大宋一个还算稳定的地区,且蜀地府库足够富庶,存有大量金银珠宝和绢帛布匹,这些直到现在还在陆续往京城这边运送。

至于说对当地苛以重税,大宋也没这么干啊!

所以,为什么蜀地能够在不久之后爆发出那样规模的民变?

之前的朝廷怎么治理蜀地的,大宋也基本上是照旧,并没有过度给当地增加赋税之类的,百姓们不应该是原本怎么过日子,现在还怎么过日子么?

怎么,就能走到走投无路,讨生活都没办法的地步?

至于说大宋的经济问题——赵匡胤自觉现在正处于打天下的时候,有些情况下为了保证军需,可能百姓们的负担确实会稍微有些重;可这个问题也就是开国阶段,等到常规情况,不常常打仗之后,情况就会有所改变。

怎么就能成为日后整个大宋的特点?

而且,这样频率的农民起义……难道真的是他这个太祖皇帝,在制定大宋的基础赋税制度等经济方面的制度的时候,出了大问题?

-

赵匡胤想不通,赵光义同样想不通。

——他也没对蜀地做什么啊!

太祖皇帝时期,蜀地的赋税是什么样,那他现在也还是什么样,也没去增加赋税。同时,也没有干什么其他的涉及到大变动的经济政策。

唯一的变化,也就是把一些商品纳入了官府专卖的范围,比如茶叶,但这也不是他开创的先例啊!民间一些商品朝廷专卖,这是古已有之的传统;而茶叶专卖,虽然不像是盐铁那样长期施行,但也是已经有过先例的。

再者,蜀地那地方确实茶叶也不少,朝廷收购了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