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习惯·蔡京

——大家不都是一个目标吗,不都是秉持着同一个理想吗,怎么就不能共同努力,而是要争来斗去?

“那当然是因为,虽然他们确实是想要宋朝变好,但是同时,他们对这个目标的认知还是有些不一样啊。”对于这种疑惑,民间也有人能够说上一二,虽然这种能人不算多。

而这个坐在边上,精气神都和旁人有些不同的中年男子就是其中一人:“比如说,宋朝要变得更好,那么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呢?这一点他们是否形成了共识?”

“再比如说,宋朝要变得更好,那么,这个‘宋朝’的主体,是谁?皇帝皇室当然包含在内,那剩下的那部分又包括了谁?”说到这里,他摇摇头,长叹道,“比如,百姓,在这些大臣们心中,在这两方之中,到底属于什么地位呢?”

“要改进,要革新,要剔除弊病——那,什么东西算是‘弊病’,需要被革除?一方认为某些部分属于弊病,另一方呢?一方认为一些部分虽然不属于弊病,但也可以牺牲一下,那另一方呢?”

“即使对弊病达成了一致,那么消除弊病的方法,他们能不能达成一致?某一方认为可以直接大刀阔斧,另一方会不会觉得这完全不对?”

听到这里,不少此前还有些不太理解的人,也都大致能够明白了。

——且不说可能双方连目标都并不完全一致这种根本性问题;就算目标确实一致了,接下来也有大量的部分能够让双方彻底割裂,完全合不到一起。

“那这也都是因为双方的理念不同?”

“可以这么说,但也可以换个方向理解。”中年男子神情平静,语气平淡,“毕竟,理念这种东西,之所以形成也必然有各种因素,其中包括了这个人的生长环境——换言之,是这个人这么多年来视作理所当然的利益所在。”

“但是如果从小到大都生活在这种理所当然的环境中,那这个人也不会把自己获得的视作是‘额外的利益’,也因此,可能这个人在反对某种做法的时候,他就不会觉得自己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是觉得自己真心实意为了天下着想……”

这其实也是上面那段故事中,说宋朝这党争中,有一部分人他们并不是为了一己私利——他们确实发自内心觉得,自己就是在为宋朝、为整个天下、为苍生着想啊!

他们不是觉得这触动了自己的利益,因为他们不觉得这属于自己的一己私利,这分明就是天下的公利所在!

在理念上,他们自觉一片公心——这种情况,还真的是与那些满心满眼自己的利益的人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