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长之人点头。
“如果皇帝要好好治理天下,还天下一个海晏河清,要求手下的大臣们为国为民,绝不容忍那些只为了一己私利毁坏天下的行为,那如蔡京这样的人,他就会按照皇帝的心意走。”
“或者说,不管皇帝的想法是什么,不管皇帝想要干什么、对大臣的要求是什么,蔡京这种人,永远都只会按着皇帝的心意走——不管皇帝的心意是好好治理天下,还是想要伤害百姓纵情享乐。”
简而言之,蔡京这种人,他的风向标只有一个:皇帝的心意。
皇帝想要怎么样,他就怎么样,并且用自己的能力保证自己能够做到皇帝的心意——如果碰上一个合格的优秀的皇帝,那当然很可能走向皆大欢喜的结局;但如果碰上一个不好的只想要满足自己的皇帝,那就……
那就是天下百姓的灾难。
【而宋徽宗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呢?】
【显然,不是个好皇帝,不会是什么一心想要治理天下,让百姓们都过上好日子的皇帝——同时,赵佶他也没有这个能力,他有时候估计是并不清楚怎么才能做到这些的……】
【简而言之,他不是那种满足自己私欲的同时,还能平衡好天下的皇帝,有没有这个心不说,但能力肯定不足。】
【所以,在这样皇帝意志的导向下,在这样一切以官途为要、也就是以满足皇帝为要、甚至宁可做多绝不做少的独相的贯彻下,宋朝,北宋,民间的情况即将迎来进一步的迅速恶化。】
“完蛋了。”所有有识之士的心中,都浮现出了同一句话。
这样的皇帝,加上这样的大臣,这种组合的杀伤力……
要是宋徽宗这种皇帝,碰上一群能够劝谏皇帝、立场坚定、心怀天下的好臣子的话,那或许还有挽回的机会——对的,必须是一群这样的大臣,不能是一两个。只有一两个的话,那这样的大臣在宋徽宗手底下呆不久的,没多久估计就会被宋徽宗用不会劝谏违逆自己、只会讨好自己的奸臣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