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出了大问题,说不定最后能够挽救自己全家的,就是自己先前做下的各种准备呢?
-
除了百姓,商人们看到市易法后,更是立刻就意识到了这种新法可能造成的恐怖后果。
“说是官府在货物泛滥的时候买下,紧缺的时候再卖出来,从而平抑物价,但,”一个年轻人苦笑,“恐怕到了这些衙门手里,那就是大家全都得先把货物都卖给官府,然后再从官府手中买下自己想要的货物……”
而卖给官府的价格,那当然是由人家说了算,想有多低就有多低;从官府手中购买货物的价格,同样是人家说了算,想多高就可以多高。
这——他们还有什么活路吗?
更有些经验更加丰富、并且本身的买卖就属于那种比较“生活必须”的买卖的商人,从中看到了更加严重的后果:“不是我自夸,但有些山里面或者比较偏僻的地方,他们的必需品都是我们卖过去的,价格也不可能太高,要是官府插上这么好几手……”
到时候,继续这种买卖,估计就完全不划算了。
就算还有人愿意继续做,可价格必定会飙升——毕竟大家也是要吃饭的,利润可以少一点,但不能完全没有。
而除了他们,官府是不可能派人去那些地方售卖货物的。
到时候,这些地方的人,该怎么办?他们如果真的过不下去了,又会怎么办?天下——将乱。
虽然不至于短时间内、大量地方都发生混乱,但总会有地方乱起来的。
当然,也不是没有商人做这些买卖——不经过官府,那就是走私嘛!走私这种活儿,一向都有人干。
可这种活儿,成本也不低,货物的价格同样会更高,想来是不够满足当地的需求的。
-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明朝,也有人自语叹道,看衣着,应当是一名身居高位的官员。
而他之所以如此感慨,也是因为“用人”这件事情,同样是他思考至今的重要内容——甚至,即便到了如今,他已经身居高位,但也不能完全保证自己在用人一道上没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