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大秦财神爷

毕竟是掌管着天下赋税,无论是农业、商业,只要是大秦境内,都得雁过拔毛,留下几两税银,这也使得,当今的户部,绝对是大秦境内掌管钱粮最多的部门。

没有之一。

其二便是通商使司。

从秦皇十五年开始,朝廷兴办国营企业起,这位司正大人的身份地位便扶摇直上。

原因无他,光是与列国通商这一笔收入,每年便可达千万两白银以上,更遑论各州境内到处充斥着通商使司的身影,如今的这位李司正,即便依旧不曾位列朝堂,但其影响力恐怕不输给任何一部尚书。

最后,便是一直待在一旁不曾言语的内务府府令大人嬴宗释。

作为嬴室宗族,嬴宗释掌管内务府自然是无可厚非。

而内务府专供皇室亲族,算得上是扶苏的私库,无论是户部,亦或是通商使司,每年都会向内务府专门拨款以供皇室享用,除了前线紧张的时候有过几次停拨之外,这些年来一直都不曾有过例外,久而久之,其积累下来的财富早已成了一个庞大的数字。

龙椅上,扶苏翻看着账册,指尖摩挲着西域都护府贡上来的月光石镇纸,三年前新铸的";秦半两";银币在他指缝间翻转,币面始皇帝侧像与背面的铁路图腾交替闪现。

见扶苏没有说话,一直没有开口嬴宗释拱手进言道:“本年几项大的开支,除了供养军队之外,便是开西都护府的各项维护、重建事宜,这几乎占了今年开支的三成,依臣建言,既然朝廷已经有了有利政策,来年当削减开西都护府的开支用度,即便是不能使其自给自足,也不该像现在这样事事依赖朝廷才对。”

只是这话刚出口,户部尚书赵书源便提出了不用意见:“国家为了西境边陲的安定,所耗银钱何止千万之巨?如今好不容易有了起色,开西都护府境内也有了人心思归的苗头,若是此时削减西境开支,必会增加百姓负担,于大局不利啊。”

一边说着,赵书源一边看向了嬴宗释,拱了拱手之后继续说道:“昔日西南刚刚归附,我朝财政比之现在不如远甚,那时我朝都能挺过时艰,更遑论现在?惜小财而忘大局,这可不是长久之道啊府令大人。”

嬴宗释听后却是眼神不善的看了他一眼,“陛下宵衣旰食,想尽办法节减开支,去年好不容易想翻修宫殿,所需要的楠木却被你们扣在工部整整两月有余,若是真依赵大人所言,我朝财政足以毫无顾忌的支撑西境边陲,又怎么会有此等事情发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书源也是丝毫不让的说道:“去年之事事出有因,我已向陛下禀明,实在是东南沿海突发地震,这批楠木之所以被扣下完全是因为以备不时之需的,如今财政奏对,这些旧事,府令大人就不必重提了吧?”

嬴宗释继续紧逼,“那西南铁路的修建又是怎么回事?秦皇十九年初开始修建的时候,明明有更加廉价的劳役不用,偏偏要征用代价更大的孔雀旧民,致使西南铁路的预算多花费了近一百余万,这难不成也是赵大人体恤民生国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