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山顿时露出惊讶之色:“王爷,您竟然连民间百姓如何御寒都知道?您真是……深知民生疾苦啊!”
朱橚满脸的得意洋洋:“那可不~”
当下,周王府就紧锣密鼓的筹备开了。
虽然现在已经接近五月,但如果动作快一点,还是可以先插一批柳条的,总比没有要好。
小主,
再说了,也需要先积累一些经验和技术。
朱橚还让人去民间广泛的搜罗,会种柳树、做柳编的人才……
……
治河之事,快马加鞭、马不停蹄的开展着。
诸多细节,陆知白已和两个总理交代了。
至于植柳固堤法,他也上奏了。
这种低成本的法子,虽然见效慢,要花个一两年,等树长大,但是不花钱啊。
当然是得到朱元璋的认可。
其他地方种柳树,也不会对周王那边产生太大的影响。
因为他们形不成规模效应。
陆知白成天出主意,固然爽,然而私下里,却也要读不少的书。
关于治河,他还是想尽善尽美,充分利用当下的技术条件,达到最大的效果。
再加上宋元经济史也需要一些资料,因此这日,陆知白前往大本堂寻找书籍。
这大本堂是朱元璋专门建来收集天下图书、教育皇室子弟的地方。
里头最多的,除了书,就是大儒。
三楼少有人至,尽是些冷门书籍。
陆知白在书架间穿梭时,转角处,不慎与一位青衫书生撞到一起。
对方的几本书“哗啦”散落一地。
待看清之后,反倒是对面躬身作揖:“在下冒失,冲撞了侯爷。”
“是我不小心。”陆知白打量着眼前的书生,只觉得,年纪轻轻就出入此地,面生啊?
陆知白笑道:“阁下看着眼生啊,不知如何称呼?”
青年拱手道:“学生方孝孺,现忝居太子司经局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