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业城破,不过是时间问题。
……
赵咨见刘备,刘备开口道。
“建业已被围得水泄不通,孙权为何仍犹豫不决?莫非还在心存侥幸?”
赵咨躬身一礼,语气恭敬却又带着试探。
“陛下明鉴,吾主非不欲归降,唯恐降后,江东将士同百姓,无人体恤。”
刘备闻言,朗声笑道。
“朕以仁义治天下,岂会背信弃义?今日,朕便以江水为誓,必善待孙仲谋及江东之人,决不相负!”
言罢,刘备抬手指向滚滚江水。
目光坚定。
古人对信守承诺,极为看重。
特别是指着江河盟誓者,从上古至汉末,从来没有人失言。
看到刘备指江水说,不加害江东之人,赵咨脸上露出喜色。
赵咨深深一拜,说道。
“多谢陛下宽宏!在下定当回禀主公,劝其早作决断。”
刘备点点头,语气转冷说道。
“朕已示以诚意,若孙仲谋犹执迷不悟,待城破之日,则无复转圜之机矣。”
赵咨连忙躬身:“在下明白,在下定当竭力劝谏。”
……
赵咨辞别刘备,匆匆返回建业。
待赵咨走远,孔明缓步走到刘备身旁,低声道。
“陛下,以此观之,孙权归降已无阻碍,眼下魏将张辽正在历阳,尚不知孙权欲降之事。我军若能趁其不备,先行出击,或可一举擒之。”
刘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亮光。
刘备与张辽早年相识,对其武艺与人品颇为欣赏,只是无缘共事。
若能将其收归麾下,必是一大助力。
不过,转念一想,刘备又摇起头来。
刘备叹道:“文远乃忠义之士,即便被擒,恐怕也难归顺于朕。”
孔明则羽扇轻摇,说道。
“陛下不必忧心,劝降之事,臣愿亲自前往一试。”
听到孔明愿意为这件事,亲自跑一趟。
刘备心中有了底。
刘备点头道:“那就有劳军师了。”
于是,孔明辞别刘备,立即动身去历阳。
考虑到张辽武艺不一般,孔明叫赵云、庞德、魏延三将与自己同行。
说白了。
建业这边应当不再有战事,能打的孔明都带上。
去擒张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