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军旅生涯(三)变故

汉云 清清明明 9993 字 3天前

那日清晨,魂殿上空风起云涌,晨光还未完全驱散夜色,整个傲来城便已沸腾。

城北主道上,铁蹄轰鸣,钢铁咆哮。

李二身披墨金色重型魂甲,站在一辆流线型、外壳刻满古老铭文的黄金级机械战车之上,身后浩浩荡荡,足有百余具战甲铿锵行进。这些机械战甲,每一具都气息不同,有的背生火翼、眼中燃烧雷光,有的四肢如山岳,脚步落地竟隐隐震颤着街道。他们皆是黄金级以上,最前排那十余具,浑身光辉流转,明显已达铂金之境!

更后方,是一片闪耀着炽热魔能光芒的魔法傀儡大军。

三百余具30级至40级不等的元素傀儡分成五列整齐列阵,火焰、寒冰、雷电、岩土、风暴五系交错排列,元素力在空中狂乱翻腾,仿佛一座移动的魔法天灾工厂。天空中盘旋着五头三十级的六爪魔龙,它们鳞甲幽黑,眼神凶厉,一爪落地,竟令附近楼宇轻轻晃动。尤其那头最前方的四十级魔龙,背脊生有两道翅膜裂口,隐隐透出变异之兆,令看客倒吸冷气。

宁皓月则乘坐在一具白银浮空舰上,从高空俯视魂殿。她一身玄紫战袍,身旁站着数名白衣智谋者,个个身藏魂力,气息沉稳,像是从战场和阴谋中走出的一群老狐狸。她的目光冷峻如刀,眉宇间没有一丝烟火气,唯独在望向李逵所在的魂殿大门时,神色才柔和些许。

魂殿门前早已被围得水泄不通,无数士兵、指挥官、技师、战魂学徒、行政人员,甚至连部分观礼的城主府官员都到场了。他们都听说了:今天,帝国少将、魂殿大长老李逵的父母,将正式加入魂殿高层体系,获得编制与指挥权!

但谁都没想到,这对夫妇来得如此震撼。

“我的天啊……那是六爪魔龙吗?一头还可能是变异种!”

“我认得那台银翼机神,李二老爷子之前独自拆了南港的叛乱工厂就是用它,二十分钟拆完三十栋建筑,一枪未发,全靠力场震荡和精密切割!”

“看那排魔傀,都是三十级以上……这不是在入职,这是在进驻一个帝国重镇吧!”

李逵就站在魂殿大门内,一身军服笔挺,面带微笑,目光中带着藏不住的骄傲。他静静地看着父母的队伍缓缓接近,没有太多的语言,但眼神里早已说尽万语千言。

他身旁的副官、魂殿三司长老之一的魏沉,也忍不住叹道:“少将阁下,您父母若真加入魂殿,恐怕原有的力量体系都得重组。李二阁下的机甲部队可以单独划一个特种装甲团,宁夫人的魔谋小组……恐怕连我们情报部都要重新洗牌。”

李逵微微一笑:“重组就重组吧。傲来城,不缺变化,也不惧变化。”

轰隆一声!

李二的机械战车稳稳停在魂殿正门前,随后所有机械战甲以完美一致的动作跪下,一手置于胸前,一手持枪逆立,金属与地面碰撞,回荡出低沉如战鼓的巨响。

宁皓月则缓缓降落浮空舰,踏着一圈圈灵力浮光,如同天女临凡,一步步走向魂殿主阶。

李逵走上前去,与两人遥遥对视。

李二大笑着开口:“魂殿规矩这么多,我们能破例走正门入职,也全靠你这孩子。”

李逵摊了摊手,装作无奈:“爸,你带着一队铂金机甲停在门口,这不是入职,是威慑。”

宁皓月淡笑:“魂殿也要知道,我们不是来混饭吃的。”

随着李逵轻轻点头,魂殿门口的大阵正式打开,内廷长老会早已等候。魏沉亲自引领两人进入后殿,一式入职礼节,所有流程,在三日内完成。

就在李二签下魂殿军事长老条约的那一刻,整座魂殿的能量中枢发出一声“嗡鸣”,仿佛连这栋楼体都为这位“外援”战神的加入发出欢呼。

而宁皓月,则被安排至魂殿智谋司,直接接替空缺已久的副司令长一职——权限直通帝国军事总情报局,成为傲来城真正的影中权臣。

不久之后,一份内部通知迅速下达至帝国军部。

任命:李二,编为傲来城魂殿机甲特战营主官,授予特级金徽军章,准予调配一至六等资源权限。

任命:宁皓月,编为傲来城魂殿智谋司副司令,统领影谋堂、应变署、心鉴司三大情报机构。

消息一出,整个傲来城震动!

几位原本还对李逵年轻掌权颇有微词的老将,纷纷在酒局上闭了嘴,有人甚至低声咕哝:“真不愧是李逵家的,连‘家属’都是天灾级别的存在……”

这天中午,李逵一身魂殿少将礼服,胸前佩戴银蓝色齿轮纹章,袖口的赤红魂绶在微风中轻轻飘动。他走在父母之间,李二身着黑金战袍,腰间挂着一块锃亮的六级指挥徽,浑身肌肉紧实,气场沉沉如山;宁皓月则是一袭暗紫法袍,衣角绣有流光符文,眉眼如画,脚步飘忽,仿佛不是走路,而是在浮空。

他们一家三口在数十名帝国卫兵引导下,步入了这座位于傲来城中央的高台食府九极仙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台高十丈,须抬头仰望。台阶以深紫陨石雕琢,楼宇五层,檐牙高啄,雕梁画栋皆是工匠大师精工所制。每一根梁柱都嵌有黄铜符纹,阳光照耀下闪耀着神圣肃穆的辉芒,宛如一座悬浮在阳光之上的圣殿。

两侧空地早有浮空艇缓缓降落,金属翼甲折叠入舱,宛如鸾鸟归巢。水幕自台顶倾泻而下,激起片片银白水雾,在半空与阳光交织出七彩虹光,映衬出整个楼台如梦似幻。

“这也太奢华了吧……”李逵瞪大眼睛,虽身居高位,但年少的他仍难掩心中惊叹。

李二咧嘴一笑,毫不在意地拍拍他肩:“放心吃,账单他们出。”

宁皓月却轻轻瞥他一眼,低声道:“这次可是‘礼中有兵’,怕不是只请吃饭这么简单。”

果然,刚进楼,一位身穿金纹赤袍的中年人已等候多时。

他是傲来城行政官尹峥,帝国贵族出身,掌一城文官军政多年,风度翩翩,语气不疾不徐:“李少将、李将军、宁司令,今日能请三位驾临,是我傲来城之幸。”

寒暄之后,众人被引至最上层——乾曜厅。

这是一座完全悬空的圆形天厅,穹顶以天蓝晶玉打造,阳光透射进来,如星河坠落。厅内铺着赤云绒毯,金玉扶椅围绕一张三尺高的浮空圆桌,桌面自转,水晶分层,上食下汤,香气四溢。

而更令人惊叹的是,四周墙体全是魔法投影水镜,实时呈现傲来城全景。从魂殿到城主府,从东市繁华到西关兵营,一览无遗,仿佛置身神明之眼。

李逵吃得满脸满足,筷子停不下来。

可气氛真正的主轴,却是在尹峥等人频频举杯之后,悄然展开。

“李将军,宁司令,”尹峥举起酒杯,轻笑道,“傲来城的魂殿,如今已不只是军权之地,更是情报重镇。尤其是你们一来,影谋堂、应变署、心鉴司三大司要改制整合,恐怕……不只是简单的人事变动了吧?”

宁皓月神色平静,语气柔和却锋利:“行政官说得没错。如今三司情报互斥、结构混乱,已经不能适应新一轮战争体制。此次改革,我们计划——”

她抬手,虚空一划,一道银白光幕出现在大厅中央。

李二也点头道:“原有的那套体系太冗杂了,出了问题,还要一级一级上报,打完仗都没批下来。这一次改革,我要的是‘今日提案,明日执行’,否则敌人都上门了,咱们还在填表盖章。”

尹峥听完,神色郑重,缓缓点头:“的确是务实之策……不过,此举一出,少不得会动摇原有官僚体系,尤其是几位在位已久的情报大员,恐怕……”

李逵这时候忽然开口,声音虽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那我就亲自去谈。”

众人皆愕然。

宁皓月轻咳一声,眼里浮现几分温柔又复杂的笑意:“你可别真以为你还是个孩子,李逵。现在说这话,就是帝国重臣的发言了。”

李逵露出一丝孩气的笑容,但眼神却前所未有地锐利:“我知道。所以更要做得彻底。”

众人一时无言,厅内只剩流光转动的银盘与杯盏相碰的清脆声响。

在九极仙楼这等珍馐美馔汇聚的圣地,哪怕是再镇定的将领、再沉稳的谋士,也难免被满桌的山海珍味撩拨得食指大动,更何况,李逵还只是个十三岁的少年!

正午阳光透过穹顶琉璃洒落在餐桌上,金碧辉煌的圆桌上转动着一盘又一盘佳肴,香气弥漫,仿佛连空气中都泛起了灵能涟漪。

李逵早已坐不住了。

他第一眼就盯上了那道“七星火晶兽腱骨”——这是一道需要三天三夜慢火煨炖的菜品,整整七根骨腱弯曲如龙,每一节骨髓之中都封印着来自火山秘地的灵炎,肉质焦香外酥,入口却鲜嫩多汁,仿佛吃下一口,就能感受到火山喷涌、地脉轰鸣。

“我先来试试这个!”李逵眼睛亮得像两颗黑曜石,一边说着,一边拎起刀叉,也不顾什么贵族仪仪了,“咔哧”一声割下一大块,刚放进嘴里,少年眼睛瞬间瞪圆,发出一声沉吟:“嗯啊!这也太香了吧!”

那表情,宛若宗门大会初登擂台的天才弟子,一拳打碎敌人护体灵盾的快感!

宁皓月轻轻抿着茶,嘴角含笑,李二则是满脸宠溺,仿佛在看自己当年的模样。

“好吃的话多吃点!”李二大手一挥,一副“我养得起”的豪气样。

李逵咬了一口骨腱,再用黄铜调羹舀起一勺旁边的“金羽蟠龙汤”。这汤由云顶神山的金羽雉鸟与大地灵参共煮三时三刻,汤色清透如玉,却入口回甘、满舌生津。他一口下去,只觉得喉咙仿佛被灵泉灌过,从胃一直暖到了脚趾,连平日里作战落下的小伤都隐隐有种愈合的趋势。

“喝了这汤,打仗都能多扛三轮!”他含糊不清地赞叹着。

接下来,李逵就像打开了吃货大门的洪荒凶兽。

天香浮鱼卷外酥内嫩,一口咬下,灵气四溢,他差点没咬着舌头; 五彩神根炖龙肋——各种元素味道交错,像在舌尖上奏乐,他吃得眼泪都快流下来; 赤铜果焖爆巨虾——肉质弹牙,汁水四溢,他连壳都不舍得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个,这个,还有那个……”李逵一边指挥着圆桌转动,一边嘴里塞着食物,桌边佣人早已见怪不怪,不断为少年换上新的金盘银筷。

“逵儿,慢点吃,没人跟你抢。”宁皓月温声道。

“可我怕冷了味儿!”李逵鼓着腮帮子说,像只拼命填食的小仓鼠。

李二在一旁笑得合不拢嘴,甚至也不再顾什么体面,伸手撕下一只“千年妖鹅炙腿”,大嚼起来:“咱们这一家啊,今天就该吃个痛快!”

饭桌上欢声笑语不断,那种轻松、满足、甚至幸福得有些虚幻的气氛,在一口口佳肴的交织中不断升温。

而就在李逵啃完第十只“金丝爆骨翅”时,忽然,他皱起了眉头。

“唔……我是不是……吃太多了……”

宁皓月取出一粒丹丸塞到他嘴边:“吃吧,助消化的。”

李逵眼神复杂:“你这准备得也太周到了吧……”

宁皓月淡淡一笑:“你是我儿子,我能不知道你肚子多能装?”

李二咽下一口鱼肉,大笑着一拍桌:“你小时候喝奶都喝三倍量,魂力还没开,就已经把一个村的粮食吃光了!”

李逵顿时脸红,但嘴上依旧不服:“那是我成长快!天赋高!”

“对对对。”两人齐声附和。

吃到后来,李逵已经靠在椅背上,不动了。小腹微鼓,眼神迷离,脑袋耷拉着,像刚打完一场大战的指挥官,战果辉煌却虚脱力竭。

“啊——太满足了。”他长叹一声,嘴角微翘,宛如沉入梦乡。

忽然,他眼神一转,悄悄瞄了一眼正自斟自饮的父亲李二,嘴角一挑,微不可察地朝他递了个眼神。

“该你了。”

李二微微一顿,眼中掠过一丝会意的光芒,随即放下酒杯,整了整身上的斗篷,带着酒意满满的亲切笑意,向执政官的座位踱步而去。

这位傲来城执政官,人称“周不悔”,五十有余,鬓角霜白却精神矍铄,一双鹰眸在朝堂上洞察秋毫,如今卸下威严,正低头斟茶,与妻子低语几句。

“周兄,”李二笑呵呵地走过去,抱拳拱手,“适才一席美宴,真是人间难得的享受,老哥你这眼光,怕是能配天了。”

周不悔抬起头来,朗声一笑:“李兄谬赞了,不过是女厨子们尽了心思,不足挂齿。”

“哪里哪里。”李二顺势坐在他一侧,语气不紧不慢,却字字带着分量,“其实,我今日还有一桩心事,欲与周兄当面说说。”

“哦?”周不悔目露好奇。

李二眼中精光一闪,放低声音:“如今帝国风雨飘摇,傲来城虽是堡垒,却也不是铜墙铁壁。我家逵儿才十三岁便身兼将衔,手握重兵,而周兄女儿——慧瑶小姐,乃是书香贵胄之后,兼修医术与兵略,才貌双绝。”

周不悔听得一愣,旋即眼神微变,皱起眉头。

“李兄这话……是何意?”

李二露出一丝郑重神情:“我意欲替小儿李逵,向周兄之女提亲。”

话音落地,周不悔沉默了。

窗外清风徐来,黄铜风铃微响,远处隐约传来瀑布冲击楼台的水声,夹杂着街市间孩童的嬉笑。可这高台之上,时间却仿佛凝滞。

许久,周不悔缓缓放下茶盏,语气不急不躁:“李兄,你这提议,非不妥,实乃惊世骇俗。”

“慧瑶虽是我女,可眼高心傲,从未曾对哪个少年心生钦慕。你家李逵虽少年英雄,奈何还未及冠,贸然提亲,恐惹闲话。”

李二哈哈一笑,倒不气馁:“周兄你我非庸俗小人,岂在乎些市井蜚语?且这婚事,不必立刻定下,就当结下善缘,待两家儿女长成,若真两情相悦,再议不迟。”

他又俯身低声一语:“我家小子可是魂殿大长老,未来的傲来之主。您这位千金,若入主李家,不正是凤凰落枝,双龙归巢?”

周不悔沉吟半晌,脸色几度变幻,终究还是缓缓点头:“此事……可先交予小儿小女交往,若日后果真有意,便水到渠成。”

李二一拱手,朗声笑道:“周兄果然是识大体、明远略之人!”

两人相视一笑,酒气弥漫在午后的阳光中,而李逵在不远处悄悄抿了抿嘴角,眼神有些古怪。

爹这算盘打得也太快了点!

与此同时,藏在屏风后方的宁皓月听得一清二楚,轻轻摇头笑道:“这爷儿俩,一个能吃一个会谋,怕是要把这傲来城闹得翻天。”

远处,李逵正重新振作精神,提起茶盏正色说:“哎?慧瑶……慧瑶是哪个来着?”

佣人小声答道:“就是刚刚敬茶那位穿月白医袍,发间簪青玉的小姐……”

李逵脑海中闪过一个清冷高雅的少女形象,忍不住摸了摸鼻尖。

“呃……她会不会……不喜欢我?”

宁皓月笑吟吟地从后面走来:“你若不作,没人会不喜欢你。”

“你要是真想娶人家,那这顿饭吃得再撑,也得马上练武、修魂、带兵、管政,一个都不能懈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逵眨眨眼,忽然觉得这口金羽蟠龙汤,好像还没消化呢。

不过转念一想,若是未来真有一位如月中仙子般的执政千金陪在自己身边,那修炼、吃饭、打仗,好像也能更起劲一些了。

他望向阳光斜洒的高空,忽然伸了个懒腰,笑得像个彻底放松下来的少年。

李逵吃饱喝足后,走出九极仙楼,午后的阳光透过黄铜穹顶洒落在广场中央,金色的光辉映照着一位正在演奏古筝的少女。她身着淡雅的青色长裙,乌黑的秀发如瀑布般垂落,眉目如画,神情专注。她的纤纤玉指在琴弦上轻盈跳动,流淌出宛如天籁的旋律。

李逵被这美妙的琴声所吸引,驻足凝视,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悸动。他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情愫在心底悄然萌发,仿佛春日的嫩芽破土而出。

少女的琴声婉转悠扬,时而如涓涓细流,时而如高山流水,仿佛诉说着千古不变的情怀。李逵的目光紧紧追随着她的身影,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他轻轻走近,生怕惊扰了这美好的画面。少女察觉到他的靠近,抬起头,露出一抹浅浅的微笑,宛如春风拂面。李逵顿时感到脸颊微热,心跳如鼓。

他站在琴声编织的柔光之中,心跳微乱,呼吸不自觉地与那旋律起伏契合。

慧瑶的古筝并未因他的靠近而停歇,反而在最后一段旋律中悄然变幻。弦声忽高忽低,婉转如鸟啼,又如林泉潺潺。她纤手如舞,指尖拨动的是古老乐律,也是尘封情感的门扉。琴曲终了,指尖轻挑最后一根弦,那“铮”一声,犹如水面最后一圈涟漪,悄悄荡进李逵的心里。

慧瑶轻轻将手从琴上收回,微微一笑,那一笑不带世俗妩媚,却似月下清风,吹皱一池春水。她抬头的刹那,眼神清澈如夜空星辰,与李逵的目光正好撞上。

“公子谬赞,小女子名唤慧瑶。”她语音温柔,轻得像是不敢扰乱这片午后的宁静。

“慧瑶……”李逵轻声念出这个名字,只觉得如饮甘露。

他缓步向前,少年高挺的身影在金光中拉出修长的剪影。他不再是魂殿大长老,不再是帝国的少将,此刻他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被一位少女的琴音打动,被一缕柔情牵引。他深吸了一口气,压下那略显突兀的紧张和心悸,脸上的笑容却怎么也掩不住。

“慧瑶姑娘可常在此演奏?”李逵轻声问道。

“偶尔。”她垂下眼帘,睫毛在阳光下投下一道柔影,“不过今日心情甚好,便弹了一曲。”

“能让姑娘心情如此愉悦,傲来城可真有幸。”李逵说着,忍不住低低一笑。

慧瑶莞尔,她将手放在膝上,看着他:“李公子果然如传闻那般少年英杰,不过,今日这番话,却像个风流词客。”

“我可不会写诗作赋,只是……”李逵低头,有些不好意思,“只是一时觉得,眼前的风景太好,不想错过。”

两人相对而笑,彼此心中泛起涟漪。就在此时,一阵轻风吹过,慧瑶的发丝被微风拂起,柔顺地扫过她雪白的脖颈,李逵看得心头一颤,情愫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