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五灵体(二合一,两更,求月票!!)

长青仙尊 阴玖月 3490 字 25天前

院子东厢房。

李锐周身有黄色真气升腾,越来越浓郁,直至将他整个人包裹。

呲.

整个人似坠落湖面一般,忽地下降消失在地面之上。

下一瞬。

李锐就来到了地下。

此时,他似那游鱼一般,在岩土之中随意穿行。

这便是厚土体的妙用。

修炼日久,李锐渐渐发现,若论杀力,五灵炼体仙法不见得比武学厉害,可要是论起其他的作用,那就比武道厉害太多。

就比如这厚土体,练成之后竟有遁土之功效。

免去了他掘土之恼。

李锐已经尝试过几次,早已熟练。

一路游走。

寻找合适的密室位置。

就在他搜寻时——

忽地心有所感。

“唔?”

怪异的感觉在心中升腾,底下似有什么东西在吸引着他。

李锐沉吟一声。

然后放慢速度,警惕的朝着一个方向游去。

不多时。

周围的岩土忽然消失,通的一声坠落,竟来到一处暗道之中。

虽全无光亮,但暗道中有点点幽绿光芒,竟也丝毫不觉得暗。

“是夜明珠?”

李锐一惊。

只见暗道墙壁之上,每隔一丈便会有一颗夜明珠。

夜明珠才是奇宝,价值不菲,镶嵌如此多的夜明珠,当真是大手笔。

李锐站定。

望着幽绿的隧道,不知通往何处。

而吸引他的东西似乎就在暗道尽头。

李锐却并没有第一时间就朝那个方向走,而是先走去了反方向。

不过片刻,他就看到一个石块垒起,似祭坛一般的东西,看样子已经荒废了很久。

看到此物,李锐心头微动。

“仙人府邸?”

他想起了在问仙楼的卷宗。

世间隐宗寻仙千万年,当然是有所得的。

就比如仙人府邸。

上古仙庭消失之后,赤县神州之上还留存了不少仙人遗迹,其中尤以仙府居多。

那些大仙宗早在千万年前,道丧之时就已经被破坏殆尽。

后世大多能找到的也就是散落的修士洞府。

眼前这暗道与那卷宗中记载的洞府几乎一致。

李锐微微眯起眼睛。

这种洞府几乎没什么危险,毕竟都存在了千万年之后,有什么护宅的手段也全都消散在岁月长河之中。

不说他这等先天武者,即便是凡人都能进。

之前就曾有凡人误闯入仙人遗迹,得了大造化的传闻。

李锐心头一动。

这才朝着另外一个方向走去。

一刻钟之后。

他就来到一处不过三丈方圆密室之中,这里的东西几乎都已经腐朽,勉强能看出有床榻、木柜的痕迹。

李锐翻找了一遍。

果然。

一无所获。

上古修士也不全都是大能,能流传万年不朽的宝贝即便放在上古仙庭时代,那也是一等一的神物。

这种毫无收获的仙人洞府,其实才是隐宗寻仙者的常态。

否则要真的如此轻松就能找到仙家遗宝,那些隐宗强者又何苦一个个如苦修士一般一钻进深山便是数年。

更不会连仙迹都几乎成了传说。

李锐倒没有因此而气馁。

此处虽然没有宝物,但用来做藏身的密室再合适不过。

距离地面足有数十丈。

恐怕就算是陆地神仙,也不一定能找得到他,很是稳妥。

而且还省去了开辟之苦。

李锐望着现成的洞府,满意的点了点头。

可就在他准备把洞府休整一番时——

体内的三灵气忽然一阵躁动。

李锐眉头微皱,然后闭眼感悟。

过了约莫一炷香。

他才又睁开眼睛,眼中闪烁着兴奋光彩。

‘此地的灵气浓度远比地面更高!’

这一发现叫李锐大为诧异。

他不由得想起洞天福地的传说。

‘古时有洞天福地,在洞天福地中修炼,一日便等同于外界一年,有洞天福地之处,常有仙宗,寻常修士只能拜入仙宗方能享受。’

简单来说。

就是灵气分布是不均匀的,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

多的地方就被称作洞天福地。

这处洞府虽远没有传说中的洞天福地那般夸张,但在此处修炼五灵炼体诀,效果是地面的三倍不止。

修仙者常言财侣法地。

地一字,说的就是灵气浓郁之处。

这一发现叫李锐欣喜不已。

“好地方。”

半个时辰之后。

李锐再度出现在破军堡的房间之中。

走出院子。

就看到聂思明还有袁雄已经在城中校场等候。

李锐加快了脚步:“叫两位老弟多等了。”

聂思明笑着摆了摆手:“这城乃新建,确实要好生规整,毕竟还得常住。”

周定海、薛贵那些大人物,自然只用坐镇后方。

他们这些低一级的武官虽说不用天天在前线厮杀,但也要常常在破军堡中驻扎,以防变故。

“走吧。”

李锐说着。

而后,几骑才出了破军堡,去往十万山深处。

数月过去。

十万山大片大片的树木被烧去,在清河围场都能看到几处高耸的城堡。

这些城堡几乎将紫金宫包围。

期间当然也爆发了几次大战。

但最后安南镇凭借更多的军队,更强的武者将紫金宫的反扑都压了回去。

全面的大战虽然没有,但小冲突始终没有停过。

“大哥,紫金宫这帮兔崽子当真是狡诈,昨夜又偷袭了傅涛手下的一处堡垒,听说死了不少人。”

宁中天来到李锐的小院里说着。

李锐轻笑:

“四弟,你可要多小心为好。”

与他不同。

宁中天乃是参军,不可避免的要去镇守七十二堡。

对此,李锐也没法子。

周提督可以允许在无关紧要处灵活,可对事关战事的事情,从来都是说一不二。

否则这口子一开,还有谁愿意去前线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