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宣眉目一动,想想倒也是。
两虎三熊本就是围猎的必争对象,西楚队就算再强悍,也不可能全部捕获。
若把五只猛兽都全部带回去,只要不是个傻子都能看得出来背后有猫腻。
而将其中一两只献出来,在不影响赛果的情况下,倒是能堵住旁人的议论之口。
李宣心有挂牵,忧心赵彻会遇刺身亡,致使虎威军再次遭遇危机,倒是忽略了这点。
此番经过皇甫俊提醒,倒是及时“警醒”,笑道:“倒也是,多亏少君提醒,要不然本王估计就得被人议论了。那少君就任选一只虎熊带走?就当是本王送给你的提醒谢礼。”
本以为皇甫俊私下提醒,就是想“免费”带走一只大猎物。
谁知,他却摇头道:“哎,王爷别误会,本君只是好意提醒,并没有想拿猎物的心。而王爷要送出猎物,也不该是给我,而是给...大秦人。”
李宣皱眉,“大秦人?”
“对啊。明人不说暗话,此前在蹴鞠场上,大秦队的主力莫名受伤,王爷可别说这事与你没有关系...而你平白无故打了人家的人,不该还点什么东西回去?把一只虎赠予大秦人,权当是你的赔礼吧。如此一来,也让秦人心中的怨气消去。”
皇甫俊轻笑着说道。
李宣也是轻笑,倒也觉得不失可行,“还是少君通透,想得周全,那便如少君所说,赠予秦人吧。只是...少君这么为本王着想,不知想让本王如何报答你?”
皇甫俊故作生气,脸色一凝:“哎,王爷这么说话就见外了,难道咱俩就不能做好友兄弟?只是区区提醒,何足挂齿?再说了,我日后也许有需要王爷帮忙的时候呢?到时候,王爷也能助我就好。”
说完,也不容李宣再说话,就转身离开。
李宣望着他离去的背影,眉头更深,似乎觉得这个玉面少君变得有些不同了。
但并没有多想,转头就让马为先按照皇甫俊的意思去办,把一只猛虎的尸体交给了大秦队,且声称钱银照付。
这可乐坏了大秦队的众人,一个劲儿地称赞“魏王豪气”。
要知道的一点是,捕获的猎物送到皇帝面前,可是另有一份额外赏赐的。
一只猛虎,就有千两赏金。
虽比不上李宣私下的贿赂多,但对于相对积弱的秦人来说,那也是不菲的一笔钱财。
紧接着。
随着禁卫军鸣鼓,围猎正式结束。
各队开始着手将猎物带回答应,结果自然是由魏王爷领衔的西楚队大获全胜。
包括那四只猛兽在内,一连拉回了七八车猎物,魁首之位简直不用清点就可确认。
看台上的赵彻父女见到这一幕,都心知肚明发生了什么事,却也不好多说什么,总不能亲自去揭自家臣子的老底...
台前约几十米处,另外搭起一座偌大的木制平台。
简单而形式化的清点之后,西楚朝廷便会在台上表彰在围猎上表现突出的各队选手。
首当其冲,肯定就是李宣这个魁首。
但他并不打算去出这个风头,便该由马为先替他上台接受赏赐。
相比于去接受这个形式化的表彰,他更关心今日会不会有人对赵彻出手。
未免意外,他必须亲自混在人群中防范任何可能发生的变数。
片刻后。
一名官员上台宣布西楚队获胜,获赠一只猛虎的大秦队第二,其余三国次之。
赏赐金箭的环节,赵彻并没有亲自上场,而是由盛会之后便会卸任的首辅大臣代替。
不过,赵彻倒也不是完全没有出面。
首辅大臣赏赐完金箭之后,那五只被捕获的两虎三熊被搬上台,各自用一个木架子架起来,摆出“生龙活虎”的姿势。
这五只猛兽,乃两年前赵彻开始筹备五朝盛会时就圈养在山中的,就只为用来做今天的比试之用。
为了确认这五只野兽是他当年圈养的那五只,赵彻曾命人在它们身上烙下印记,此番他要亲自上台验证。
而皇帝上台,除了四国大使和有数的几名西楚朝臣之外,其余人都被禁军挡开,退至台前二十米开外。
另有数十精锐近侍围在台边,将整个高台团团守住,警惕万分。
那名号称楚京无敌手的掌印监元海,也紧跟在赵彻身后,寸步不离,
不远处临时搭起的几座塔台上,亦站着无数拉满弓弩的箭手,占据制高点严防有刺客突袭,看似守卫滴水不漏。
可见,为了给赵彻验证自己圈养的那五只猛兽,禁卫可谓煞费苦心,严防疏漏。
李宣身为驸马,又是魏王,借着赵紫薇这层关系,倒是可以近身陪同,却也只能站在台下。
五队禁卫分别抬着五只猛兽上台,当路过李宣身边时,其中一名禁卫手滑了一下,差点让架子上重达数百斤的猛虎掉下。
李宣手疾眼快,便出手帮忙扶了扶。
可就在这一扶的间隙,他似乎在其中一只野兽尸体身上听到了“咔咔”声,类似于某种齿轮轻微转动的声音,时有时无,一时间也无法断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