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远征,流放平洲(下)

赵彻才愤然道:“那怎么办?难道要让朕眼睁睁看着当年厚卿那样的惨剧,再次重演?”

李宣轻笑不语,来回踱了两步之后,看向元海,问道:“除此之外呢?四国使团的伤亡如何?还有,莫离的尸首运回京都了吗?”

元海道:“适才赵亦凡之逆党与东瀛细作突袭时,四国使团的重要人物都在御书房中。老奴刚才了解了一下,大秦使团已全数被杀,算上此前逃匿伏尸城外的秦太子...已无活口。”

“其余各大使团亦伤亡惨重,但具体仍需清点。此前逆贼释放烟雾之后,老奴与禁卫已将各大使节送入密室的另一间石室内。至于莫离的尸首已运回,估计此时陈尸大理寺。”

李宣蓦然眉头大皱,脸色愈发凝重起来。

顿了顿后,沉声道:“这就难办了,四国使团损失惨重,尚且不知除了秦太子之外,其余三国的储君...是否也已遭遇毒手。但不管结果如何,此事若各国朝廷追求起来,西楚便责任重大。”

“四国来使,使节却惨死楚京。这样的结果传出来,所能造成的影响和舆论太多了。单说四国联合起来对西楚问责,朝廷就无法撇清干系。而幕后主使既能制造这样的混乱,事后必会放大事件的影响。”

“单说一点,若四国同时举兵前来问罪,朝廷何以应对?四国使团在京都遇刺,不管我们如何辩解,都难辞其咎,不是吗?就算最终朝廷能一力化解此事,也必然劳民伤财,有损皇威。”

“最坏的结果就是...朝廷民心尽失,群臣离心,要求皇帝禅让!而这正好就是幕后之人,所希望看到的!这场谋局,设置了三个不同方式意图将你拉下皇位!而且是再无可能复辟的那种!”

“其一,就是断去你的左右手,令朝廷自乱。其二,经由东瀛人之手,染指昆仑圣器,以武谋国。第三,促使四国攻楚,让你民心尽失,自行退位,再斩你于剑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胸中笃定地说道,恍若在陈述事实。

可见,李宣对于自己此时的猜测十分确定,幕后之人的想法十有八九如是。

三人再次沉默,只因谁也无法否认李宣口中所说的可能性。

赵彻满脸阴郁,愁眉不展。

这位戎马半生的老皇帝,若是能年轻十几岁,或许处理起这样的危机事件会更显魄力。

但如今,他垂垂老矣,不仅身体状况不复当年,就连决断也再无年轻时干脆,陷入了两难之中。

李宣望了望三人犹豫的样子,轻叹一声,道:“其实也不必过多担忧,正所谓越危越有机。这是一场危机,同时也是一个机会!一个能彻底铲除奸逆的机会!当敌人越觉得自己胜券在握之时,就越容易露出破绽。”

“陛下若信我,当果断做出三大决断!”

赵彻闻声抬头,眸中闪过一抹亮光,道:“哪三大决断?定贤尽管说来!”

“第一,柳家之事,已无转圜余地。越想保住柳家,就越中逆贼下怀。因此,柳家不得不罚,而且要重罚!”

李宣说着话,快速走到书桌前,拿起赵彻桌上的纸笔快速书写。

边写边接道:“元海,柳风骨窃取密盒,勾结逆贼企图谋反。此事虽柳风阳不知情,加上柳家亦有功勋抵罪,若算上诛连之责,最重的处罚是什么?”

身为掌印监,元海对朝廷律法还是极为熟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