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老西回道:“这不还有杨老弟吗?以咱们的交情,你一定不会致三晋父老于不顾吧!”
杨解放说道:“我倒是想要替三晋父老做点实事。就怕被人误会,说我越俎代庖倒也没罢了,就怕世人误以为我会鸠占鹊巢。那我就算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阎老西笑道:“杨老弟想要办什么事?不妨说出来!我替你分说,务必让三晋父老能够理解。”
杨解放道:“听说你规划了一条同蒲铁路,打算什么时候动工啊?”
同蒲铁路从大同直达风陵渡,贯穿山西南北,全长八百多公里,在1928年二次北伐胜利后就开始规划了。阎老西原本想要同南京国民政府一起修筑,但南京方面没同意。阎老西便想凭山西一省之力修路。他请了德国的测绘人员实地勘测后,得知修筑难度大,财力不足,决定修窄轨。路线都已经规划好了,就等着破土动工。可中原大战之后,阎老西下野,这事也就搁置下来了。
阎老西摊着双手说道:“我现在无权无势,哪里还有能力修路啊?杨老弟常说,要想富、先修路。你要是有兴趣,不妨你来主持修路好了。三晋父老一定能理解你的良苦用心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杨解放道:“我的意思是,我们一起合作。我投资入股,你来主持修路。你虽然是在野之身,但以你的声望,三晋父老一定会支持的。修筑铁路可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有了这个前提,某人便不好意思赶你出国吧?”
阎老西听得心头一喜,他是真不愿意出国啊。若是杨解放协助他留在山西,正中其下怀呀!至于主持修路,不过是个由头。阎老西当即说道:“杨老弟,啥也不说了。你的这份心意,老哥记下了。从今以后,老哥唯你马首是瞻!”
杨解放笑道:“阎大哥,你这话就见外了。咱哥俩谁跟谁啊?我还有点小小的建议,请阎大哥考虑一下!”
阎老西当然知道杨解放必定有条件,依旧笑着说道:“老弟有话请说!”
杨解放道:“自秦始皇一统六国,便施行车同轨、书同文,奠定了华夏大一统的文化基础。现在都民国了,还不能做到车同轨,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
阎老西会意,说道:“你想要修标准轨道?那这投资可就大得多了。”
杨解放道:“为长远计,投资大一点就投资大一点吧!这全国的铁路,施行一样的轨道宽度那是必然的趋势。与其日后重新翻修,不如一开始就修筑标准轨道!”
阎老西赞道:“还是杨老弟做事有魄力啊!也罢,就依你,那就修标准轨道好了。”
杨解放又道:“我正规划一条德州至石家庄的铁路,修的便是标准轨道。阎大哥,要是把正太路也改成标准轨道的话,那咱们之间的联络就能更紧密了。咱们可以加强经济合作,互通有无,当能实现双赢。”
阎老西稍一犹豫便同意了。两边的铁路接轨之后,有利也有弊,总得来说,利大于弊。若是杨解放真要图谋山西,可不是一条窄轨能阻止得了的。
铁路的事情差不多谈完了,具体的细节以后再谈。杨解放转口说道:“阎大哥,你应该没忘记我们合办的包头钢铁厂吧?已经建设了一年时间,再有半年左右就能投产了。虽然你只占一成股份,毕竟是占了股的,咱们一起去看看如何!”
阎老西微微一怔,当初说好的五五分账,咋就变成一成了?很快又回过味来,能留下一成还算杨解放厚道。当前这个局势下,一分都不给你留又能如何?
阎老西很是识趣,没纠结包头的那点股份,说道:“杨老弟,有你亲自过去视察,还有什么不放心的?我就不去了。修路的工作要抓紧,我要返回太原筹备修路事宜。”
杨解放道:“也罢,咱们分头行事。我去包头视察钢铁厂,你返回太原筹备修路。修筑铁路需要的铁轨,到时候就由包头钢铁厂承办好了。”
阎老西自然不会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