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七路半

杨解放笑道:“包头那边今年迁徙了百万人口过来,他们一边建设家园,一边建设工厂,还一边开荒种地。仅仅一年时间,其粮食产出就能自给自足。你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吗?”

傅作义回道:“正要请教!”

杨解放道:“因为我给他们配备了农用拖拉机。有专门用来翻地的,有专门用来播种的,还有专门用来收割的。一台机器能顶百人之力。归绥周边地势平坦,可开垦的土地很多,也适合机械化耕作。要是有几十上百台农用拖拉机,那能开垦多少土地,种出多少粮食?还怕供应不了你一个三十五军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傅作义听了大喜,说道:“若能如此,只要留足我三十五军食用的粮食即可。多余的粮食任凭小司令调配。”

他如此上道,杨解放十分满意,又转口说道:“三十五军的粮食供应,弹药补给,我都可以帮助解决。你只管好好训练军队!方便的时候,我会来检阅你的部队。要是能让我满意,我会给你换装解放军一样的武器。”

傅作义喜出望外,立马站了起来,傲然道:“请放心!三十五军定不让小司令失望。”

杨解放接着说道:“军事训练固然重要。军队的纪律也不能松懈!老百姓喜欢的是军纪严明的正义之师,而不是横行不法的匪兵。我也绝不会允许这样的匪兵存在于我的防区!”

傅作义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册子,双手递了过来,说道:“这是卑职制定的《三十五军政治工作守则》,请小司令斧正!”

杨解放接过小册子,粗粗浏览了一下。自己制定的脱胎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十大军规竟然被抄袭在列。突然想起,在原本的历史中,此人被称作七路半。在抄作业方面,他是抄得相当到位。

杨解放赞道:“傅军长在治军方面还是很擅长的。这份工作守则写得不错,我要拿回去给总政治部好好研究一下!”这就是要在全军推广的意思,让傅作义顿感欣慰。

这时,李复兴进来报告说:“小司令,水已经加好了,司机在问什么时候发车?”杨解放回道:“立刻启程,我们要尽快赶到包头。”

李复兴答应一声,出去传令。火车很快就启动,继续前行。杨解放将傅作义留在客厅跟自己聊天。这两人一个有意投靠,一个有心接纳,可谓是一拍即合,聊得很是投机。

龙车抵达包头时,包头火车站依旧有一帮人在等候迎接。杨解放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的李伯彦、初十五和吴致臣等人。双方见了面打过招呼后,杨解放便介绍起身边的傅作义,说道:“我身边这位你们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我给你们正式介绍一下!他便是三十五军军长、绥远省主席傅宜生。”

李伯彦向前招呼道:“傅主席,好久不见。欢迎来包头视察!”

傅作义回道:“李市长,短短一年时间,你竟将包头建设得如此之好!我哪里是来视察的?我是来跟你学经验的。还请你不要藏私!好好给我讲一讲,你是怎么建设包头的?”

绥远建省之时,包头只是一个县城。杨解放为了建设包头钢铁厂,将其升格为地级市。

李伯彦道:“这都是小司令指导有方,我哪有什么经验可讲?你要是想看包头的现状,我倒是可以领路介绍。”

杨解放道:“好了,这大冷天的,废话少说!我们先去钢铁厂,看看建设进度。再看看其它工厂。吴师长,你先回军营!我明天再去检阅你的第三骑兵师。”

随后,众人分头行动。李伯彦带着杨解放直奔钢铁厂。这钢铁厂的厂房已基本建设完成,里面正在建设炼铁炉和安装各种机器。外面天气寒冷,里面却干得热火朝天。

杨解放没有打扰在正常工作的那些建设工人,边走边看,还一边听李伯彦讲述钢铁厂的建设进度。他有过建设莱阳钢铁厂的经验,可谓轻车熟路。

李伯彦说道:“当初建设莱阳钢铁厂时,咱们缺乏相关经验,是从小型高炉开始建设的,产量较低。包头这边,从一开始就建设大型高炉,这座建设中的高炉容积有一千多方。一旦投产,日产生铁将超过两千吨。一年的产量就能达到七十多万吨。这与你提出的年产百万吨的目标相去不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