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北上南下

为了方便严冬来扩编队伍。杨解放通过合作社给他送去了粮食补给,还将傅作义部换装下来的武器给他分批送了过去。这又是送粮又是送枪的,可把那些土匪乐坏了。严冬来当然不会让他们闲着,照搬杨解放当初在青龙寨的模式。将队伍整编完之后,接下来就是严格的军事训练。

时间紧,任务重,严冬来自己也不敢闲着。眼瞧着手中还有四百多名特战队员可以动用,便主动出击,向周边扩散,去整编其他的土匪势力。换成官兵去剿匪,明知山上有土匪,在深山老林之中,未必能找得到土匪的踪迹。可要是换成土匪来找土匪,那就不一样了。比如老北风他们四人,对于周边的土匪所在位置都是知道的,甚至还有来往,要想把他们找出来,那是一找一个准。只要找到了,那就休想逃脱,有哪股土匪会是特战队的对手?

严冬来的队伍在快速膨胀之时,另一件事却让杨解放颇为头痛。日军第四师团和第六师团在烟台和青岛上岸后,直接占据了那里的工业区,那里有大量的日本企业。与此同时,有更多的日本商人前来烟台和青岛投资。这对杨解放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根据总参谋部制定的作战计划,想要全歼这两个师团,肯定会把这两个工业区打成废墟。

从来都是破坏容易建设难。杨解放想要完整地保住这两个工业区。他跟叶总参谋长和鹿钟麟副参谋长多次商讨,除非能把这两个师团调离,否则没有任何办法可想。可这两个师团岂会轻易调离?杨解放一时想不到破解之道,只得暂且放下此事。

高尧南下广州之后,受到了陈济棠的热情接待。两人一番交谈下来,高尧弄清楚了他的本意。陈济棠想要购买武器,这个可以理解,毕竟他们不能自产武器。陈济棠的想法跟小六子一样,想要组建鲁械师,还想要购买飞机、坦克。甚至,还想请口十挺南下帮忙培训粤军军官。毕竟,口十挺可是广东人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高尧无法做主,立刻发电报给杨解放汇报此事。杨解放接到电报之后,让军情处把南方有关的情报汇总过来,一看之下,发现事情超出了自己的预料。

中原大战时,桂军再次战败,粤军趁机进入广西。桂军在李宗仁的指挥下以柳州为中心组织防御,与粤军周旋。粤桂双方一直处于对峙状态。

此时,粤军正从广西撤离。陈济棠已经与李宗仁、白崇禧等达成了协议,粤军与桂军将联合起来,共同反蒋。原以为宁粤双方只是在政治上吵吵闹闹,自己最多发个声表个态就能应付过去,想不到会爆发军事冲突。

在杨解放所熟知的历史书上,中原大战之后并没有蒋粤大战的记载。但杨解放知道,不管哪个军阀,都不可能斗得过常校长。即使桂粤两军联合起来,也不可能有胜算。

到底该不该插手呢?杨解放有点犹豫不决,再次来到总参谋部,询问他们的意见。

口十挺说道:“小司令,我是广东人,如果我同意支持粤军,难免有假公济私之嫌。还是听听鹿副参谋长的意见吧!”口中虽然这么说,可态度已经十分明显。口十挺的一贯主张是南下揍常校长,是杨解放一直不同意,一拖再拖。

杨解放笑道:“叶大哥,你的人品我还能信不过吗?不管你是支持还是反对,我都确信你是站在我们的立场在思考问题。”已经明白了口十挺的态度,也就不再追问。

鹿钟麟说道:“小司令,这可是一个好机会啊!咱们应该支持粤军,让他们将中央军的主力牵制在湖南、江西境内。这样,我们就可以趁机南下,抢夺两淮地区。这里可是重要的产盐区,供应了国民政府近乎七成的盐税。更重要的是,从军事角度上来说,守江必守淮。两淮到手,再渡长江就不难了。”

杨解放似乎忘记了,鹿钟麟曾三次参与反蒋,现在又有了反蒋的机会,怎么会错过?杨解放算是整明白了,眼前这两人的意见不用问了,还是自己好好思索一下吧!他一直在担心的事情就是:自己若是插手进去,是否会掀起新一轮的内战?是否会影响自己的抗战大计?

杨解放正在思考,鹿钟麟接着说道:“小司令,总参谋部刚刚收到一封电报,驻守在亳州的孙殿英有意率部投诚。”说着把一封电报送到杨解放跟前。

在中原大战之前,孙殿英被冯玉祥和阎锡山任命为安徽省主席,让他率领所部第五路军南下皖北作战。可整个大战期间,孙殿英龟缩在亳州没有动弹。不管是陇海路还是津浦路,都打得十分激烈。交战双方还在徐州附近反复争夺。亳州近在咫尺,不管冯玉祥怎么催促,孙殿英不是谎报军情就是一拖再拖,就是不参战。估计他当时在暗地里跟中央军方面也有勾连。他不主动招惹别人,也没人主动来招惹他,就这么杵在那里看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