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我们都尽了本份

看着李勣他想起了李世民的时代。

那是一个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时代。

朝堂之上,谋臣如雨,策论滔滔,为大唐的江山社稷擘画宏伟蓝图。

疆场之中,将士们身披重甲,挥剑杀敌,马蹄扬起的滚滚烟尘,见证着大唐开疆拓土的豪迈与热血。

那时的阳光,似乎都比寻常更为耀眼,每一寸土地都洋溢着蓬勃的生机。

可岁月是最无情的洪流,曾经并肩同行的人,随着时光的流逝,如凋零的花瓣,纷纷离去,越来越少。

李承乾的目光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他想起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那二十四尊矗立在凌烟阁中的画像,曾是大唐最璀璨的星辰,他们的名字,铭刻在大唐的每一寸山河,他们的功绩,被百姓们口口传颂。

可如今,这些名字背后的鲜活生命,大多已化作一抔黄土,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身影,也只存在于记忆深处,损失殆尽。

李承乾微微俯身,轻声说道:“李老将军,可是要回咸阳疗养院?朕亲自送您回去。”

他稍作停顿,声音愈发温和,带着几分恳切,“也顺带请你们这些老人家吃顿便饭。”

“这么多年来,你们为大唐的繁荣殚精竭虑,每一位都是我大唐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这顿饭,是朕的心意。”

乾武十七年的盛夏,骄阳似火,咸阳疗养院的庭院里,绿树成荫,蝉鸣阵阵。

李承乾亲自推着李勣的轮椅,缓缓走进疗养院的大门。

那一刻,一幅令人动容的画面映入他的眼帘。

原本寂静的庭院瞬间热闹起来,一个个长年被病痛折磨、卧于床上的老人,在子孙后辈的搀扶下,艰难却又努力地坐上了轮椅。

他们被缓缓推到门口,静静地等待着陛下的到来。

这些老人,曾经都是朝堂上的中流砥柱,是大唐盛世的奠基者。

他们有的白发苍苍,有的面容憔悴,岁月在他们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但当他们望向李承乾时,眼中却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那是对陛下的尊崇,是对往昔峥嵘岁月的追忆,更是对这份君臣情谊的珍视。

疗养院的门口,大唐最后一支编制的金吾卫身姿笔直的站岗。

烈日下,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依旧纹丝不动,宛如雕塑。

当李承乾的身影出现,这些平日里铁骨铮铮的汉子,眼眶瞬间泛红,滚烫的热泪夺眶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