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弟坐哪都是一样!”
朱棣也是笑笑,对朱标道,“您还是歇一会吧?等您歇够了,臣弟带着您好好在北平转转。这地方虽说跟京师比不了,但也别有趣味!”
“正好,前些日子辽东女真部给臣弟进献了几头黑熊。臣弟让厨子预备一下,给您做一道红烧熊掌!”
他正说着,忽见一人从殿外进来,正是朱标随身带着的几名少年侍卫之一。
“殿下!”
何广义站在殿门口,俯身开口。
“你知这孩子是谁?”朱标指着何广义对朱棣笑笑。
朱棣凝神看过去,仔细瞅了半晌,皱眉道,“臣弟眼拙...”
“文辉哥哥的幼子!”
朱标端起茶盏,“就这么根苗了!”
“啊?”
朱棣愕然起身,上下左右仔细的看着何广义,然后目光落在他的脸上。
“算上咱们表哥!”
朱标又是指了下李景隆,继续对朱棣说道,“父皇跟母后乱世之时,一共收养了二十多名义子!”
说着,他又是长叹,“可最终活到咱们大明朝立国的,活到父皇赐还他们本姓的,只有八个!现在,活着的也英大哥,司马,还有平保儿了!”
“他虽不姓朱了!”
朱标又是叹气,再指了何广义一下,“可也是咱家的孩子!”
“你这话他能懂吗?”
耳中听着朱标的话,李景隆心中暗道,“你是在告诉你四弟,你手中的底牌远不止明面上那些淮西勋贵老军头们!”
“还有你老子那几位如今在军中,执掌一方大权甚至列土封疆的义子们!”
“这些义子,哪个都是身经百战,哪个都能收拾了你!”
“臣弟有愧!”
朱棣看着何广义,开口道,“这些年对哥哥们的孩子,关照不够!”
说着,他大手解下腰带上的玉佩,直接拍在何广义的手中,“拿着!”
“这?”何广义明显慌张,手足无措的看向朱标。
后者笑着点头,“既给你,就拿着!”
“臣,谢燕王赏!”何广义叩首道。
“这孩子,这么见外!”朱棣苦笑一声,“哎...哥,转眼孩子们都这么大了?”
“他们不是突然变大的!”
朱标也是感叹,“而是我们突然变老了!”
随即,他抬脸道,“何事?”
何广义躬身,“启禀太子千岁,北平布政司使彭友信,都指挥使谢贵,密云卫指挥使宋忠,都督潘忠,徐凯已在宫外候见!”
闻言,朱棣心中咯噔一下。
太子朱标进城的消息是没有瞒着北平布政司,所以彭友信和谢贵前来觐见是应有之义。可其他几名武将,他们怎么知道太子来了?而且在太子来的第一时间之后,马上就跑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