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玄女临世,天命启新章

屈尊归来 周公成子 5960 字 2个月前

吐蕃大帅俺拉木听闻大唐九天玄武军的这些“情况”后,心中暗自得意。他站在营帐之外,遥望着远处的山峦,心中盘算着:“哼,这唐军不过如此。听闻那江浩然此次调集了不少兵力驻扎在越西、凉山一带,安顺场才布防三千兵力,嘿……嘿嘿嘿……,果真上老子当了。我三十万大军,兵强马壮,排山倒海般冲锋过去,定能将他们一举击溃。就凭他们那点兵力,还想与我大蕃雄兵抗衡?简直是自不量力。这大渡河虽水急浪高,但我军备好大船,岂会畏惧。那江小子能耍出什么花样,我倒要看看他有多大能耐。”俺拉木虽心中稍有疑虑,但骨子里却对唐军的战斗力极为轻视,在他眼中,唐军不过是一群待宰的羔羊,这场攻下成都府战争的胜利,早已如同囊中之物,尽在他的掌控之中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接下来的九天里,江浩然坐镇高耸入云的塔楼,那塔楼仿若一根连接天地的通天巨柱,矗立在大包山之巅。他手持十一杆阵旗,烈烈长风呼啸而过,阵旗猎猎作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即将来临的大战的壮烈与残酷。

他开始操练麒麟统帅监卫军四个军九万多军士,场面气势恢宏,震撼人心。只见江浩然舞动阵旗,旗语变幻莫测,恰似神秘的咒语在空中传递着指挥的信号。军士们犹如训练有素的舞者,在他的指挥下迅速行动,整齐划一,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无误,展现出了极高的军事素养。

第一天,他着重训练四个军,每个军致力于各军各队之间战法的紧密配合。在大将军的指挥下,不同队伍如行云流水般灵活穿插、迅速换位,逐渐融合成一个紧密无间的战斗整体。他们配合默契,心有灵犀,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便能领会彼此的意图,协同作战。

第二天,针对吐蕃重骑兵的冲锋,江浩然开始演练防御策略与独特的“大刀钩蹄战”。当模拟的吐蕃重骑兵如汹涌潮水般席卷而来时,九天玄武军迅速反应,组成坚不可摧的盾墙。长柄双刃玄纲大刀队如林般竖起,寒光闪烁,恰似一片钢铁铸就的丛林,令敌人望而却步。盾牌手们紧密配合,盾牌相互紧扣,不留一丝缝隙,成功抵御敌军的第一波箭雨。待敌军再次冲锋逼近,双刃玄纲大刀队果断伏地,滚动着锋利的大刀,精准地斩向敌军马蹄。敌军重骑兵纷纷落马,陷入混乱。此时,长槊特战队如猛虎出山,迅猛冲上前去,将长槊狠狠刺向敌军心窝。与此同时,埋伏在两翼的大军万箭齐发,利箭如雨点般倾泻而下,紧接着,大军合围,骑奇兵趁势出动,对逃跑的敌军展开追杀,步兵则有条不紊地打扫战场。

第三天,依旧围绕防御策略与“大刀钩蹄战”展开强化训练,唐军不断打磨战术细节,力求在实战中做到万无一失。

第四天上午,面对吐蕃投石索的威胁,江浩然训练士兵们应对之法。士兵们迅速举起盾牌,相互掩护,犹如紧密相连的坚硬甲壳,抵御着投石索射出的石块。同时,派出小股精锐部队,他们行动敏捷,如猎豹般迅猛,快速接近投石索手,成功打乱其节奏,使其无法准确攻击。

下午,江浩然带领士兵们充分利用大包山的地形优势进行反击训练。士兵们深入探索庙高山的每一处角落,对这里的地形了如指掌,仿佛熟悉自家后院一般。他们在山谷中巧妙设伏,隐藏在巨石之后,静候敌人进入包围圈;在河边,利用河水的掩护,悄然接近敌人,给予敌人出其不意的打击。

第五天,着重演练对吐蕃骑兵进攻军营的牵制战术。士兵们巧妙布置绊马索与拒马等器械,绊马索如隐藏在草丛中的毒蛇,冷不丁地绊倒冲锋的骑兵;拒马则如坚固的鹿角,死死阻挡着骑兵的去路。与此同时,弓弩手们严阵以待,他们箭无虚发,利箭如雨点般射向骑兵,让敌军骑兵陷入重重困境。

第六天,为确保各队之间在战斗中信息传递的及时与准确,江浩然强化了通讯联络的训练。士兵们熟练运用旗语、号角等方式,无论战场如何混乱,都能迅速收到指令,灵活调整战术,始终保持队伍的紧密协作。

第七天,模拟吐蕃军队惯用的诱敌深入战术,让士兵们在一次次演练中学会识别陷阱,保持冷静,不被敌人的假象所迷惑,避免陷入危险境地。

第八天,为适应高原作战环境,江浩然着重演练士兵们的持久作战能力。士兵们负重长跑,在稀薄的空气中艰难前行,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但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咬牙坚持,深知在高原作战,耐力和意志力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

第九天,进行全面的实战演练,将之前训练的各种战术融合在一起,模拟真实的战斗场景。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动地,刀光剑影闪烁,士兵们奋勇杀敌,仿佛真正置身于战场之中。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力量,每一次攻击都带着必胜的决心。

在这九天里,整个大包山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战争机器制造场。士兵们的喊杀声震耳欲聋,响彻山谷,仿佛要将天地的界限冲破。每一次的演练,都让他们的配合更加默契,战术运用更加娴熟。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自信,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到了第九天夜晚,满天繁星闪烁,宛如镶嵌在黑色天幕上的宝石。北斗星也眨着眼睛,仿佛在与大将军江浩然进行神秘的对话。江帅深知,是时候借助天地方位之力,进一步提升阵法的威力了。他站立在高高的楼台之巅,口中念念有词,开始吟诵两仪四象咒术。那声音低沉而悠远,仿佛来自宇宙的深处,蕴含着无尽的神秘力量。

暮色四合,残阳似血,余晖洒落在巍峨的帅营高楼台之上。小夷蝉身着一袭九宝玄鸟绛绡衣,于楼台中央轻盈地盘腿而坐。这件神衣仿佛蕴含着无尽灵韵,绣制的玄鸟栩栩如生,双翅微张,恰似在蓄势待发,振翅翱翔天际;点缀其上的九颗宝石,幽光闪烁,如灵动的星辰,与天地间的神秘力量隐隐共鸣。

小主,

此时,远处的操练场上,江浩然正亲自督率麒麟统帅监卫军四个军军士操练。两仪四象阵法启动,军士们的呼喊声震天动地,交织成一股雄浑的声浪,似要冲破云霄。然而,沉浸在自身世界里的小夷蝉,对这喧嚣仿若未闻。

她气沉丹田,双眼轻阖,秀美的面庞微微仰起,目光仿若穿透了层层厚重的云雾,穿越无尽的浩瀚星空,直直望向宇宙穹顶深处的仙女座。在这片静谧之中,她宛如与天地融为一体,周身似有一层薄如蝉翼、若有若无的光晕,随着她平缓而悠长的呼吸,轻轻摇曳、起伏,正默默采集着日月星辰的磅礴精华。

须臾,小夷蝉双手缓缓抬起,那动作轻柔得仿若在捧起世间最珍贵的宝物。她掌心之中,静静躺着一把紫蛇伞。这伞,犹如与她灵魂相契的神秘守护灵,乖巧而安静地待在她的掌心。随着她双手轻轻用力,紫蛇伞“唰”地一声撑开,刹那间,一道刺目的紫色光柱破云而出,仿若要将这天地贯通,引得远处操练场上的军士们纷纷侧目。

每逢战斗,这紫蛇伞便会释放出一层泛着深邃紫色光芒的半透明能量护盾。这护盾,坚不可摧,恰似一道永恒伫立的壁垒,又似一个永远无法被填满的贪婪吞噬者。当敌人的攻击排山倒海般汹涌袭来,它瞬间触发吸纳之力,将绝大部分攻击能量卷入其中。

即便有敌方悍将,力大无穷,挥出的全力一击刚猛无匹,若是击中巨石,巨石定会瞬间化为齑粉。可当这股毁天灭地的力量撞向小夷蝉撑开的紫蛇伞时,却如同泥牛入海,没了踪迹。紫蛇伞只是光芒闪烁几下,便将这股攻击轻松化解。而那攻击的余威,落在地面,仅仅激起了些许尘土,仿佛刚才那场惊心动魄的对抗,不过是一场虚幻的梦境。

世人皆传,小夷蝉乃九天玄女转世。胡姬诞下小夷蝉的那个夜晚,江浩然夜观天象,只见朱雀天际异象纷呈,星斗移位,光芒交错,他便知晓这女儿来历非凡。果不其然,小夷蝉自幼天赋异禀,对兵书战策有着超乎常人的领悟力,四书五经、古今兵法,皆能融会贯通。

五岁时,小夷蝉便已展现出超凡的洞察力。在军事上,她时常为阿耶(父亲)江帅出谋划策、排兵布阵。三计平定南诏,她独占两计奇谋;玄武军与蕃军的首次交锋中,她献上的大刀钩蹄子战法,辅以连环计,使得唐军一日之内斩杀十几万吐蕃骑兵,令敌军闻风丧胆。

种种迹象表明,小夷蝉命中注定要完成某种伟大的使命。她的乳名唤作玄鸟,这难道真的与玄女转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今,大战将至,九天玄武军即将与吐蕃三十万敌军在川西大渡河一地展开一场惊世大战。所有将士都坚信,在这场决定大唐九天玄武军命运的关键之战中,小夷蝉必将展示出她惊世骇俗的军事才能,书写属于她的传奇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