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东镇参加新闻发布会,不少媒体人都是带着有色眼镜来的。他们渴望发现东镇最大的纰漏,来让自己的文章更有爆破力。东镇目前是风口浪尖,占点流量的便宜的事谁也不会拒绝。
事实上东镇这次化工产业园整治工作中,能考虑的问题都已经考虑到了。东镇只要解决工人再就业,保证大部分规模以上化工企业留在东镇,那么东镇的工作就是成功的。
没有爆炸点,让来东镇的媒体人有点失望,倒是新闻发言人成林,引起到场的不少媒体人的注意,怎么这么年轻就成了新闻发言人了?是不是里面有猫腻?
网上搜索成林的履职经历看不出多少亮点,但是成林的文章和出版的书,让这些媒体人产生兴趣。
新闻发布会结束,来自于京城两家媒体的记者围住成林,希望能有时间坐坐继续聊聊。这事成林不反对,媒体人都是无冕之王,能跟他们处理好关系,对自己的工作以及对东镇的舆论环境来说是个好事。
简单吃过饭,成林叫上京城的两个记者老柳和老郑到茶室继续聊聊。他俩常年跑财经线,对一些热门的经济社会话题都有自己的思索。他们希望听到成林,从一个政府官员的角度来分析热点问题。
到了茶室刚坐下,老柳就问成林:
“高层倡导的提振经济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消费,目前消费的热度始终不温不火。京都大学教授建议政府给百姓发钱,成主任你怎么看?”
这个事成林以前跟经济观察杂志袁一琦副总编聊过,成林不认为这个举措对提振经济有太大作用。
“柳记者,我个人认为发钱并非良策。我们的金融环境相对封闭,人民币并非全流通币种,我们发的钱最终只是在国内转圈。
每年全民创造的财富是固定的,好比是一口大锅里炖的肉。给全民发钱,这是货币超发,如同给肉锅里加水,表面上分到每人碗里的汤多一点,其实肉并没有多。
发达国家的货币是全流通币种,他们的货币本身就带有掠夺色彩,这个是历史遗留的问题。美元超发可以割全球的羊毛,我们超发的货币能割谁的羊毛?到最后是不是还是关起门剜的自己的肉?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货币,在世界贸易中具有美元的地位,我们也能割别人的羊毛,我不反对适当超发货币提振经济。”
老柳没想到成林从货币角度来看这件事:
“目前我们产业产能过剩,用超发来促进消费,消化过剩的产能,对经济提振没有推动作用?”
“柳记者,如果发放的是消费券,可能多少有点作用。我们的消费理念是量入为出,如果发放货币,最终大部分又存回到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