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曹公地界,自然不能学大禹治水, 人过家门 三次而不入 ,更不能两手空空去见人 ,自然是大包小包拎满手,最主要的是上好的灵果酒不能少 。
两人纵是许久未见面 ,也没有什么疏远感,(两界时间不一)更遑论桌上佳肴佐酒,一时间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几杯佳酿下肚,相谈更加愉悦。
等肚子里面有了些存货, 陈子文自然开口询问起关于曹公创造石头记如何来。
曹公也是性情中人, 有什么说什么 ,也不扭扭捏捏 ,将创造过程的诸多细节,麻烦事和心中想法给一一说出来。
至于这种大作 ,陈子文自然是不敢瞎逼逼,只能尽一些绵薄之力 ,在金钱上面给予一些帮助,更是趁着曹公喝得有些醉醺醺 ,撺掇他找些志同道合朋友给些建议 ,说不定就可以找到历史上神秘非常的点评家参与者脂砚斋呢 !
曹公听完这话 ,顿时愣了一下,不言不语 ,只是默默在一旁抿着手中酒杯,眼中全是思索之意 。
陈子文见曹公如此也没有急迫出声询问可行不可行,这种情况换位思考, 大抵也能够知道一些原因 ,不外乎一本书 ,在一些作者看来就如同自己孩子一样,岂能够假手于人?
能够从头到尾 ,亲身培养,自然是再好不过 。不到万不得已 ,绝对不会妥协 。
不理曹公现在思索模样,只是扭头四顾打量起现在居所, 比之以往刚来之时 ,那间四处漏风,夏不遮雨, 冬不保暖 ,茅草屋不知道好了多少。
方才见了曹公 一心一意都在他身上, 或是在他所创造红楼梦事情上,对于新盖的新房子只是匆匆一瞥,青砖碧瓦 ,竹修茂林 ,有一处藏书特别丰富的书楼,看那窗明几亮模样,定是非常得曹公喜爱,没别的 ,只因设身处地臆想, 能够在那样的地方安安静静写作 ,绝对是一种人生享受,饥肠辘辘时又有妻子亲手下厨,灵感受挫时又有小儿子在一旁陪伴,不像往常一样,为一日三餐不济到处奔波劳累 ,只要妙笔生花, 每个字都能够化为源源不断财富,不光是那种散发着铜臭味 ,让人俗不可耐的气味 ,更是一种欣喜 ,感受到人生得到认可的喜悦之情在踊跃。
酒足饭饱后 ,又与曹公一家人闲谈一会儿,更是不能免俗将曹公创作石头记过程 ,点点痕迹收藏了起来, 徒留他自家儿子和妻子誊抄之作,作为依据。
至于以往 ,陈子文承诺过的酬劳自然不会少 ,为此双方皆大欢喜。
接下来的日子 ,陈子文除了在曹公这里偶尔与之谈论一些石头记问题 ,也时常出去忙乎他自己的事情。
这事情不是别的正是界珠安家落户到此界,到底有没有什么水土不服 。
至于说情况如何? 看看一些小小故事, 就可明知一二 。
石老汉是一个手艺非常不错的石匠 ,年轻那儿倒也是仗着一身力气,配合不俗手艺将家里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可惜岁月不饶人 ,宝刀也有青锈斑驳时,若是好年景 ,倒也可以仗着平时积攒的一些家底底蕴 ,勉勉强强一日三餐不断,可惜政通人和这种事情,在哪个朝代都是难能可贵, 加上有了人祸天灾自然也不会缺席,所谓祸不单行大概就是如此。